這座建在工地上的“軌道施工展示館” 迎來首批參觀市民
【資料圖】
新民晚報訊(通訊員 喬勇澤 李昊 記者 裘穎瓊)昨日,在中鐵一局上海機場聯絡線軌道2標內,一座特別的市民中心在完成建造后,迎來了首批打卡參觀的市民。
這座市民中心坐落于度假區站的中鐵一局上海機場聯絡線軌道2標,建筑面積252平方米,設有企業文化、紅色黨建、創新模型、VR體驗區、智能化管理中心等10個展示區域,通過城市軌道、市域鐵路軌道建設中的施工機具、智能化設備、工裝材料等,來展示上海機場聯絡線軌道施工是如何建造的。
昨日,來自川沙新鎮的市民代表成為了來訪參觀的第一批客人。在軌道建設展廳,一個長達六米的整體軌道施工道床映入眼簾。地鐵是如何修建的?軌道又是如何“煉成”的?在講解員的介紹下,市民對高等減振道道床、非減振整體道床施工工藝、軌道工程的主要施工工序有了了解。
在VR安全體驗區,市民還戴上VR眼鏡,通過視覺、聽覺等多種形式沉浸式體驗施工現場觸發安全事故的危險行為,進一步增強對安全生產的感性認知;在智能化管理平臺,人臉識別實名制管理、AI智能判斷、大數據云計算、施工現場動態監控等多項智慧成果的展示,讓市民身臨其境感受智慧工地“耳聰目明”的科技魅力。
此外,展廳內還將新能源軌道車、軌道平板車、智能化螺栓機等設備通過3D模型展示出來,讓市民近距離了解上海機場聯絡線東段工程的線路規劃走向和科研創新成果。
參觀完后,就讀于河南大學的青年學生代表王同學說:“每次到虹橋火車站不管是打車還是坐地鐵都得一個多小時,期待上海機場聯絡線早日開通,讓我們的出行更加快捷高效。”
據悉,市民中心在建設過程中積極盤活各類資源,是建在工地上面向公眾開放的“軌道施工展示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