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龍馬潭: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二期)有序推進 涉及47個小區6285戶
8月29日,在瀘州市龍馬潭區紅星街道紅星小區,龍馬潭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二期)正在有序推進。雖然改造工程還沒有最后完工,但已經一改昔日的舊貌:街坊三五成群休閑鍛煉;新硬化的路面和干凈整潔的生態停車位,為消防安全通道讓出了位置……
“以前車停進來就開不出去,只能打電話請人挪車,非常麻煩。現在規劃了停車位,再晚回來都有車位,這次老舊小區改造為我們解決了問題,辦了實事。”紅星小區居民徐白鳳一有空就會來項目上轉一轉,對一點一滴的變化都感受很深。
“在前期摸底中,我們充分聽取居民意見,特別是針對停車等問題對癥下藥,及時調整改造方案。”龍馬潭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二期)負責人張左說。
(資料圖片)
民生之事無小事,民之所盼必有回應。在前期摸底中,區住建局、紅星街道等相關部門街鎮會同項目方瀘州市龍馳投資有限公司在龍馬譚區紅星小區及各個老舊小區多次進行現場走訪、實地調研,發現各老舊小區基本都存在缺少固定休閑場所、雨污水管網破舊等各類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區住建局、紅星街道等相關部門街鎮會同項目方瀘州市龍馳投資有限公司一個一個進行梳理,并制定出詳細方案,以“完善老舊小區配套設施,優化居住條件,提升老舊小區景觀風貌,美化居住環境”為設計理念,力爭改造出人民群眾滿意的老舊小區。
張左說:“眼下,雖然小區改造還沒有完全結束,但生態停車位已經發揮了作用,既具有普通停車場的使用功能,又能改善周圍環境、降低車內溫度,群眾很滿意。”
改靚“面子”,更重“里子”。除全力提升老舊小區水電路氣信等基礎設施,加裝電梯、配建停車位外,龍馬潭區還結合老舊小區改造,打造一批養老、托育、社區陣地示范點。
在小市街道杜家街社區陣地改造項目建設現場,機聲隆隆,工人們各司其職,緊張有序施工,現場一派火熱景象。
“杜家街社區陣地改造項目是典型的提升類改造工程,主要包含社區陣地、養老托幼、老年大學以及外墻整體改造。”張左表示,改造不僅僅是處理小區的安全問題、環境問題,更重要的是圍繞人與人、人與環境的關系要素,形成“睦鄰和諧、綠色健康新風尚”的文化生活氛圍。
自龍馬潭區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以來,越來越多的老舊小區像杜家街社區陣地一樣迎來了華麗蝶變的機會。
“龍馬潭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二期)共涉及小市街道、紅星街道、魚塘街道、蓮花池街道4個街道47個小區,現階段主要是對雨污管網、生態停車位、活動廣場、綠化、健身設施等實施改造,已完成總工程量50%,預計10月可竣工驗收。”龍馬潭區住建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改造分為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三大類別,基礎類主要是解決安全隱患、雨污管網堵塞、道路破損等,完善類是對小區文化氛圍、綠化環境、休閑設施等進行打造升級,提升類整合閑置資源,對養老、托幼和公共服務設施類提升改造。
此次老舊小區改造,將有效解決4個街道47個小區6285戶居民的“大難題”,真正改到了群眾的“心坎上”。下一步,龍馬潭區將繼續尊重群眾意愿、傾聽群眾訴求、打通群眾“堵點”,把群眾需求作為改造的立足點、出發點,用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變化給人民群眾一個滿意答復。(唐千越、杜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