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歲的劉華清最后一次回到故鄉,他見到早已經風燭殘年的姐姐 兩人
2023-08-31 00:12:52 來源:個人圖書館-gudian386
【資料圖】
73歲的劉華清最后一次回到故鄉,他見到早已經風燭殘年的姐姐。兩人聊起了往事家常,突然,姐姐看著劉華清,央求道:“你的外甥女一直都是農村戶口,你幫她轉個城市戶口行不行?”劉華清聽到這里,頓了頓,他有些猶豫。這個時候,往事又涌上了心頭。小的時候,劉華清和姐姐的感情很好,為了供他讀書,姐姐常年在深夜也不休息,任勞任怨的坐在織布機前面,只為多織出一些布來,好早點拿去換錢,給劉華清湊齊學費。劉華清還記得,在他離家之前,姐姐知道他要走了,非常的舍不得,連夜為他制了一雙千層底的棉布鞋。第二天早上,劉華清看著姐姐操勞的面容,實在是不忍心從姐姐手里接過那棉布鞋。姐姐讓他穿上,他更是舍不得,就這樣,劉華清抱著這雙棉布鞋,光著腳走了幾十里的山路,洗干凈腳,才把那鞋子鄭重的穿上。但是劉華清做了將軍以后,從來不允許家人沾自己的光。劉華清的父親,母親,叔叔,兄弟等等,都是老實本分的農民。唯有弟弟,好幾次都想著進城去,做城里人,想要跳出“農門”。找到劉華清幫忙,但他也依舊是堅決的說了一句:“你就老老實實的回去種田吧!”把弟弟又給送回了田地里。正因為這樣,劉華清現在聽到姐姐的這個請求,顯得有些為難。一邊是自己的親外甥女,一邊是那不能觸碰的原則。最后。眼睛已經濕潤了的劉華清,還是沒有答應姐姐的請求:“人人都轉到城里面去,國家怎么受得了!”姐姐也知道劉華清的脾氣與原則,剛剛只是一時忍不住才說出了那樣的請求,現在她見到弟弟還是以前那個弟弟,反而有些放心,通情達理的她,安慰道:“不合適那我們就不辦了!”說完,兩姐弟又說起了家常來。臨走的時候,劉華清拉著姐姐的手,兩人拍下了一張難忘的合影。雖然劉華清并不允許家人沾他的光,但并不意味著,他心里沒有想著家人,沒有想著生他養他的故鄉。劉華清的故鄉,就是有“將軍縣”之稱的紅安。劉華清從紅安出來,也深知,在當年,有許許多多像他這樣的紅安子弟,拋頭顱灑熱血,他只是比較幸運,沒有倒下。這幸運是用其他人的生命換來的,所以劉華清心里一直想著,應該要為家鄉做一些什么。有一天,劉華清偶然得知,家鄉準備發揮本地的資源優勢,建一個磷銨廠和卷煙廠。但是不知道為何,這兩個項目一直批不下來。劉華清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后,立即給有關的人,又是寫信又是打電話,最終促成了這兩個廠投產。劉華清小時候讀過一些書,但是由于家里窮,沒有一直讀下去,所以劉華清不想家鄉的孩子們,和他一樣,接受不到好的教育。為了讓家鄉的孩子們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劉華清親自搭線牽橋,讓深圳市和紅安縣結成心連心的對口援建單位。紅安縣36所“希望小學”因此落成。不僅如此,劉華清還帶頭捐款,在劉家院村,建起了湖北的第一所“希望小學”。在新學校落成當天,劉華清心懷激動的寫下“尊師人才出,重教國家興”的題詞??上Ь驮谶@之后不久,劉清華在一張報紙上看到了一個讓他心痛憤怒的消息。家鄉的教師長時間領不到工資,許多教師家里都揭不開鍋了。看完之后,一向平和的劉華清竟然說了粗口:“這些騾日的,盡講一些好聽的,實際情況卻如此糟糕?!眲⑷A清當即拿出紙筆,寫下了400余字的批示,直接讓人送到了李嵐清那里,讓他關注一下這件事情。很快家鄉教師被拖欠工資的事情解決了,不久之后,教師工資縣級統籌制度也在劉華清的推動之下實行。劉華清不僅僅關心家鄉的教育,對家鄉的經濟發展,他也非常的關心。當時京珠高速公路和京廣高速鐵路正在規劃設計之中,劉華清更是直接找上了相關的人員,向他們陳情,希望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可以“拐一個彎”,讓高速公路貫穿大悟縣(原屬紅安縣),讓高速鐵路在大悟縣設站點??梢哉f,劉華清對家長的牽掛,是深沉厚重的。#追尋先烈足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