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民俗文化助力苗寨吃上“旅游飯”
(資料圖片)
沿著蜿蜒的山路,2023年全國重點媒體海南行記者團來到新興苗寨,這里有穿著苗族盛裝的村民,唱起民歌、跳起竹竿舞熱情地迎接遠方的客人。攔門酒、福壽門、長桌宴、高山流水習俗酒和助酒歌等,一系列的苗族民俗文化使媒體朋友們很快融入到現場氣氛中。大家在歌舞中感受苗寨居民的幸福感,在長桌宴中感受苗寨人們的真誠,沉浸式的互動體驗讓大家流連忘返。
剛剛還在領歌領舞的仁興社區支部書記蔡燕身著苗族服裝,用甜美的聲音向媒體朋友介紹,新興苗寨曾經產業單一,多靠種植橡膠、檳榔為生,收入微薄,想發展,卻缺少機遇。改變始于2016年,澄邁啟動新興苗村整村推進改造項目,由政府補貼對整村房屋進行重新建設,2019年村民就搬進了新家,就是目前所見的聯排獨棟三層房屋。同時,建設文化廣場、文化館、亮化工程、水電配套等配套設施,這里從一個山里苗寨變成一個美麗鄉村。
蔡燕表示,新興苗寨最大的特色在于濃郁的苗族文化,這是一種稀缺資源,發展旅游業成為村里定下的一個目標。可新興苗寨深處大山中,又有誰會來大山里面旅游呢?直到2023年海南黎族苗族傳統節日“三月三”當天,該村準備了25桌長桌宴接待數百名游客,打破了這個沉寂的苗寨。
了解到新興苗寨的建設發展過程,河北新聞網記者張潔感嘆,苗寨在政府的大力幫扶下,發揮自身的優質資源,讓村民也吃上了“旅游飯”。
“以往家里的主要收入,就是靠種植檳榔和橡膠,如今大量游客到來,就餐和購買山貨也讓村民‘錢包’越來越鼓了。”村民劉建英高興地說。目前,村民自釀的山蘭酒賣25元/斤,蜂蜜108元/斤,雞蛋2元/個,放養的雞27元/斤,還有時令蔬菜,游客們也會購買。自2023年“三月三”活動以來,苗寨已經接團28個,接待游客1200多人次。
據悉,仁興鎮黨委政府指導6個村和1個社區聯合成立村集體公司海南仁興管理服務公司,其中文化板塊主要發展仁興鎮文旅業務,公司通過建立“村干部+群眾”的經營管理模式,實行利益共享機制。公司純利潤的一部分用于對村集體產業有突出貢獻的村干部及村民年終分紅,一部分作為村里公益基金,一部分用于公司滾動發展,新興苗寨的旅游發展也是在此基礎上發展壯大。(沈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