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頻出連遭警示!海南椰島加碼白酒能否走出業績困局?
經歷了董監高頻繁變動、上半年業績虧損擴大、多次被監管部門點名后,“保健酒第一股”海南椰島還在加碼酒業。
【資料圖】
天眼查APP顯示,近日,海南椰島酒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王麗紅,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與此同時,海南椰島接連收到海南證監局與上交所的監管警示文件,原因是未及時回復監管工作函以及多期財報存在會計差錯。根據其7月份發布的業績預虧公告,海南椰島上半年預計虧損6300萬元,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在這背后,海南椰島內憂外患,早已深陷“泥潭”。
信披問題頻出
海南椰島連遭兩部門警示
8月8日,上交所發布對海南椰島及有關責任人予以監管警示的決定。原因在于,今年5月19日,上交所向海南椰島發出關于2022年度報告的信息披露監管工作函,要求公司于收到工作函之日起10個交易日內進行書面回復,并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同時按要求對定期報告作相應修訂和披露。但公司多次延期回復工作函,遲至7月4日才披露對部分問題的回復,遲至7月15日才披露對剩余問題的回復。
上交所指出,海南椰島未對定期報告監管工作函及時予以回復并履行信息披露義務,違反了有關規定。時任董事長段守奇作為公司主要負責人、信息披露第一責任人,時任總經理陳濤作為公司日常經營管理的具體責任人,時任財務總監符惠玲作為公司財務事項具體責任人,未勤勉盡責,對公司違規行為負有責任,違反有關規定及其作出的承諾。
在此之前,海南椰島公告稱公司于8月7日收到海南證監局對公司、公司時任董事長王曉晴、時任總經理馮彪、時任財務總監符惠玲下達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主要原因是公司財務信息不準確,2022年報出現會計差錯。
海南證監局稱,今年4月29日,海南椰島發布《關于會計差錯更正的公告》,對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2022年半年度、2022年第三季度定期報告中相關財務信息進行會計差錯更正。其中,調減2022年第一季度報告營業收5277.41萬元,調減2022年半年度報告營業收入1.04億元,調減2022年第三季度報告營業收入2.31億元。這些財務信息不準確的情形違反了相關規定,時任董事長王曉晴,時任總經理馮彪,時任財務總監符惠玲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對上述行為承擔主要責任。
海南證監局決定對海南椰島、王曉晴、馮彪、符惠玲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并將相關違規行為記入資本市場誠信檔案數據庫。
對此,海南椰島表示,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員將吸取教訓,根據海南證監局的要求積極整改,持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及相關流程,加強信息披露管理。本次行政監管措施不會影響公司的日常生產經營管理活動。
實控人多次變更
今年6月重回國資
除了財務信息出錯問題引關注,今年以來,海南椰島還經歷了組織架構的動蕩,6月以來,公司原董事長王曉晴及獨立董事黃樂平、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楊鵬、董事馮果及獨立董事李力均因個人原因辭職。
不僅如此,海南椰島的實控人也在今年6月產生變更。6月28日晚間,海南椰島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為海口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海口國資”)。這也意味著海南椰島重回國資懷抱,結束了長達近十年的“馮彪時代”。
資料顯示,2014年,馮彪攜旗下的“東方君盛”平臺通過股份受讓、增持等方式,在2015年拿下海南椰島18.47%的股權,超過原第一大股東海口國資。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年至2018年四年間,海口國資并不承認馮彪為實控人,海南椰島處于無實控人狀態。直到2019年6月,馮彪將東方君盛持有的股份表決權委托給海南椰島小股東王貴海才結束了海南椰島無實控人的狀態,期限為24個月。2021年6月,王貴海離場,馮彪成為海南椰島實控人。
2021年9月,馮彪卸任海南椰島董事長,由王曉晴接任,但此時海南椰島的實控人仍為馮彪;今年6月,海南椰島公告稱上一任董事長王曉晴因個人原因,辭去海南椰島董事長、董事及董事會專門委員會委員職務,隨后段守奇接棒成為海南椰島董事長。意味著王曉晴任期不足兩年。
至此,馮彪正式離場,海南椰島實控權再次變更,迎回國資入主。有分析人士認為在重新對公司的組織架構及發展規劃進行梳理后,海南椰島有望紓解目前的經營困局,提振資本市場信心。
業績虧損資金困難
濃清醬白酒都布局
盡管重回國資懷抱,但海南椰島要打好這場“翻身仗”,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從業務角度,海南椰島以“椰島鹿龜酒”出名,在保健酒板塊耘耕已久,不過近年來也面臨品牌老化、知名度下降、業績虧損等問題。
今年7月,海南椰島披露業績預虧公告,今年上半年公司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300萬元,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為-6600萬元,虧損幅度同比大幅擴大。
對于業績的虧損,海南椰島表示,受經濟環境影響,上半年酒類特別是白酒消費出現明顯的結構性分化,流通端、供給側出現不同程度的內卷,市場動銷減緩,導致市場回款及返單率偏低,以致上半年度收入未達預期,毛利無法涵蓋經營費用及損失,導致經營虧損。
但無論經濟環境如何,近幾年海南椰島業績虧損已經是常態,其2016-2022年的凈利潤分別為-3525.01萬元、-1.06億元、4051.33萬元、-2.68億元、2430.88萬元、-6014.09萬元和-1.18億元。
7月24日,海南椰島發布公告稱,向第二大股東全德能源(江蘇)有限公司(簡稱“全德能源”)借款,額度達到2億元;在此之前,海南椰島已向全德能源申請1億元借款。意味著其在資金方面也出現困難。
除了內部因素,保健酒行業的增長乏力也是導致海南椰島業績不振的一大原因。可以看到,近年來保健酒的生意并不好做,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全國保健酒市場規模近年增速不斷放緩,2015年至2019年增速分別為12.44%、6.07%、3.72%、4.3%、1.48%。
面對這種情況,海南椰島開始布局前景更廣闊的白酒業務。
2021年4月,海南椰島發布《對外投資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椰島酒業擬與糊涂酒業共同出資設立貴州省仁懷市椰島糊涂酒業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3億元。其中椰島公司以現金出資 2.4 億元,占注冊資本的80%,糊涂公司以經評估的價值 0.6 億元的大曲坤沙醬酒實物方式出資,占注冊資本的 20%。這也意味著海南椰島在保健酒以外又入局醬香酒市場。
此外,海南椰島還成立椰島糧造(成都)酒業有限公司與椰島糧造(衡水)酒業有限公司,布局濃香與清香兩大白酒香型。
最近,海南椰島又成立了海南椰島酒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王麗紅,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食品經營、食品互聯網銷售、旅游業務、糧食收購、技術進出口、貨物進出口等。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海南椰島、海南億玖商貿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共同持股。針對該公司成立的作用及是否為加碼白酒業務而設,南都灣財社記者向海南椰島方面詢問,對方表示暫不對此事傳播。
根據財報數據,2021-2022年,海南椰島白酒系列實現銷售收入分別為1.45億元、1.73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54.15%、19.33%;今年一季度,其白酒系列實現銷售收入802.57萬元,同比下降92.12%。可見,盡管幾大主要香型白酒都有布局,但海南椰島能否向白酒要增量,還需要時間與市場的驗證。
采寫:南都·灣財社見習記者 王靜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