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藥集采面臨的挑戰 中成藥采購節約藥品費用超過45億元
中成藥全國集采終于啟動,并有了初步結果。全國中成藥采購聯盟集中帶量采購近日公布擬中選結果:68個品規藥品中選,中選品種平均降幅49.36%,預計每年可節約藥品費用超過45億元。
全國中成藥集采擬中選結果出爐
【資料圖】
6月21日,由湖北省醫保局牽頭,北京、天津等30個省(區、市)組成全國性采購聯盟,開展了中成藥及相關藥品集中帶量采購,結果顯示,共有86家企業、95個報價代表品參與現場競爭,其中63家企業、68個報價代表品中選,中選率達71.6%,中選品種價格平均降幅49.36%,預計每年可節約藥品費用超45億元。
在此之前,國家層面已開展了8批藥品集中采購,共納入333種藥品,主要覆蓋的是化藥、生物藥,平均降價超50%。
相比之下,中成藥的國家集采卻姍姍來遲。相比化藥,中成藥集采面臨的挑戰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如何在集采降價的同時保證產品質量,不同于化藥可以通過一致性評價實現藥品質量標準的統一,中成藥的生產會受到來自原料產地、自然環境等條件的多重影響,可能會導致生產和成本的不穩定;二是中成藥講究配方,微量的配方差異可能會成為不同產品,因此中成藥中有很多獨家產品。
有別于化藥集采,這次中成藥集采除了看報價降幅,也特別強調企業在醫療機構認可度、藥品企業綜合排名、藥品企業創新力、藥材品質、供應保障、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等維度的評價。
全國中成藥集采藥品擬中選結果公布
這次中成藥集采涵蓋16個品種,共囊括了296款不同劑型、不同規格的藥品,其中復方血栓通、銀杏葉提取物等均屬于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的中成藥大品種。本次集采的周期為2年,視情況可延長1年。
此次中選的主要是復方斑蝥、復方血栓通、冠心寧、華蟾素、接骨七厘、樂脈、脈管復康、腦安、藤黃健骨、香丹、心可舒、醒腦靜、鴉膽子油、銀杏達莫、振源這15個品種,其中銀杏葉提取物這個品種流標。
有參與此次集采的藥企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次集采規則制定看似溫和,但企業之間的“廝殺”依舊很激烈,整體價格降幅還是超出預期?!斑@次集采中,一些中小企業為了搶占市場,可謂是不惜大幅降價。”
這次集采有15家中選企業的價格降幅均達到六成以上,其中在“香丹注射液”這個心血管治療藥物上,河北天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敖東藥業集團延吉股份有限公司、吉林龍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朗致集團萬榮藥業有限公司這4家企業的降幅均在七成以上。
香丹注射液亦可以說是本輪中成藥集采競爭最激烈的產品,共有98個批文,涉及的企業包括神威藥業、浙江康恩貝、云南白藥、華潤三九、亞寶藥業、康緣藥業等,最終共有12家企業中標。
按照全國中成藥聯合采購辦公室公布的信息,這次擬中選結果公示時間是2023年6月22日至2023年6月27日。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成藥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顯示:
中藥材價格淡季不降反漲
往年6月份,藥材市場一般處于淡季,但今年卻一反常態。最新的中藥材綜合200市場價格指數已達到了3570.12,月漲幅超10%。其中,當歸近一個月的漲幅更是達到60%左右,市場價格已突破每公斤150元。在當歸的主產區之一甘肅岷縣了解到,“今年當歸走貨很快,價格也不斷攀升”。數據顯示,岷縣的大條規格的當歸最新產地價格為190元/公斤,近一個月漲幅超72%。
6月16日,廣東省醫藥行業協會也向中國中藥協會匯報稱,往年隨著氣溫逐漸升高,中藥材市場往往將進入淡季。但今年一反常態,中藥材價格持續性上漲。這種異常情況已經干擾到行業的良性發展。
6月20日,中國中藥協會方面人士對表示:“廣東、江蘇這些文件我們協會已經收到,領導也知道了這些情況,現在已經轉給相關業務部門,正在進一步處理?!?/p>
康美中藥城質量管理部劉洋清對記者說:“今年許多中藥材價格上漲比較快,超出了大家以往的認知范圍,這是目前大家想不明白的問題。現在市場已經開始冷靜,一些便宜的中藥材價格開始有所上漲,部分高價位的藥材開始略微下降,最典型的是當歸、黨參,這些天已經降了10多元/千克。中藥材品種比較多,常用品種有2800多種,中藥材價格由供需關系影響和決定,靠有形之手也沒法管得過來??傮w上,我個人感覺不需要太擔心。”
中藥材綜合200指數月漲12%
今年以來,中藥材價格上漲情況比較突出。數據顯示,自年初至6月17日,中藥材綜合200指數上漲25.21%。其中,6月1日至6月17日,中藥材綜合200指數上漲9.12%,短期波動較大。
“我們在一線看到的情況是,中藥材價格整體上漲得比較多,但是有漲也有跌,也并非全面上漲,全面上漲也不現實。像紫蘇葉、連翹、金銀花疫情期間漲價比較高的品種,現在價格又降了下來。紫蘇葉疫情期間價格漲到了100多元/千克,現在又降到了20多元/千克;連翹從300多元/千克,降到了200元左右/千克;金銀花從300多元/千克,降到了150元~160元/千克。”亳州市一位從業近10年的中藥材交易市場人士楊柳(化名)向記者介紹。
楊柳說,中藥材價格上漲的品種比較多,比較典型的是當歸、黨參、甘草。安宮牛黃丸在疫情期間大放異彩,其原料天然牛黃是稀缺性資源,價格一直在漲,為數十萬元/千克甚至上百萬元/千克。疫情剛開始時,當歸價格在30多元/千克,一直漲到現在180元~190元/千克。
對于這些大品種價格上漲的原因,楊柳解釋說,中藥材“多了就是草,少了就是寶”。中藥行業有“十方九苓”“十方九歸”“十方九甘”之說;另外,這些是多年生的中藥材,而且受目前種糧復耕,中藥材產地減少的影響,價格一直上漲。再加上農殘不容易合格也是一個原因。
網上流傳的江蘇省醫藥行業協會中藥飲片專委會、廣東省醫藥行業協會的兩份文件顯示,6月9日和16日,兩機構分別向中國中藥協會匯報了“關于中藥材價格異常增長的情況報告”。
江蘇省醫藥行業協會中藥飲片專委會的情況報告稱,對中藥飲片生產企業來說,采購端價格猛漲,而終端價格卻不能及時調整,生產成本和售價形成了嚴重倒掛現象,企業虧損日趨嚴重,生存受到嚴重挑戰,現已舉步維艱。
情況報告還稱,與此同時,資本炒作,囤積居奇,導致部分中藥材品種供貨不足,影響醫院和患者日常使用。作為關系國計民生的特殊產品,中藥材價格虛高不僅增加了民眾的負擔,還會對上游藥材種植農戶構成錯誤引導。
另外,6月16日,亳州市中藥飲片產業促進會發布了“關于中藥材市場價格異常增長的報告”。
據亳州市中藥飲片產業促進會發布的報告,今年以來,我國中藥材價格迅速猛增,部分中藥材出現了一日三價的情況。截至6月16日,中藥材綜合200市場價格指數已漲至3537.85點,月漲幅為12.07%,創歷史新高。其中,當歸市場價格突破140元/千克,近一月漲幅高達75%;三七和白術的月漲幅也超過60%。2022年天然牛黃價格是50萬元/千克至60萬元/千克,而近期天然牛黃的市場價格已突破120萬元/千克。
報告分析稱,中藥材價格猛漲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多環節參與囤貨炒作,外部大量游離資本出現,政策利好促進投資熱潮。第二,市場價格周期循環。第三,下游消費需求復蘇。第四,中藥材種植困難。第五,供應鏈短缺。第六,藥材質量標準提升。
《2023-2028年中成藥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