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洛南縣西街小學“最美人民教師”劉艷:堅守講臺育英才
她用對教育事業的一腔熱血,詮釋什么是無怨無悔、甘于奉獻;她耕耘在三尺講臺,在平凡的崗位上,播下愛的種子,讓一棵棵幼苗在她的培育下成長為參天大樹。她就是商洛市洛南縣西街小學教師劉艷。
【資料圖】
深耕三尺講臺
“我是一名教師,我把手中的紅燭高高舉起,只要我的鴿群能夠翱翔藍天,只要我的雛鷹能夠鵬程萬里,只要我的信念能夠堅如磐石,只要我的理想能夠永遠年輕,我情愿燃燒我的每一寸軀體,讓我的青春乃至整個生命,在跳動的燭火中閃爍,在血液的鮮紅中奔騰……”每當讀這首詩的時候,劉艷都會為自己是一名教師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2000年6月,帶著真摯和熱忱,劉艷踏上了講臺。
23年來,劉艷一直承擔著一線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作為一名從農村走出來的教師,她深深明白農村的教育需要什么,更懂得農村的孩子渴望什么。因此,她每一次備課都精益求精,每一次作業批改都一絲不茍。
提起劉艷,洛南縣西街小學校長余燕稱贊地說:“不管啥工作,只要交給劉艷,我們絕對放心?!?022年,劉艷代表西街小學參加陜西省第二屆班主任技能大賽,經過努力,她最終獲得了“省級骨干班主任”的榮譽。
“一個教師最大的追求是桃李滿天下。”劉艷的日記本里經常出現這樣的話。正是如此,23年的歲月更替并沒有抹平她笑對學生的激情,反而更加堅定了她甘為人梯的決心。
心系學生冷暖
生活中的劉艷,雖然不茍言笑、話語不多,但她對學生總是一視同仁、關懷備至,付出的全是滿滿的“暖”和深深的“愛”。
劉艷帶的班里有個孩子沉默寡言、比較膽小,是一名被福利院收養的孩子。為了幫助他樹立學習的信心,劉艷讓他幫忙給同學們發作業本。一到周末,劉艷會給福利院里照顧他的周老師打電話,關心他生活上、學習上需要幫助的地方。每次班會的時候,劉艷都會教育同學要互幫互助、團結友好。每個新學期開始,劉艷購買各種獎品獎勵有進步的學生時,也會給他準備一份。后來,這名學生學習成績突飛猛進,畢業前夕,他給劉艷的卡片上寫道:“您是打開我心窗的人?!?/p>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劉艷依靠這種獨特的人格魅力,贏得了學生的信賴和擁戴,也提高了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深化教研課改
在教學中,劉艷大膽創新。學校曾推行的“121”教學模式和現行的“啟智課堂”,她都是領路人和實驗教師。她所帶的班級每次考試成績名列前茅,她多次被評為縣級“教學質量先進個人”和“優秀教師”。
“如果我們不能持續進步,又怎么能說自己愛學生、負責任呢?”為此,劉艷始終不敢懈怠,帶著“工匠精神”與“創新精神”一路前行。
她堅持訂閱大量的教學資料,實時了解所帶科目的最新教學動態,以便自己更有針對性地“充電”“加油”。她立足課堂實際,緊跟時代節拍,堅持創新思維,致力于教研課改,并取得累累碩果,她的教學設計《云雀的心愿》在國家優秀科研成果評審中獲一等獎、教學案例《公儀休拒收禮物》在國家優秀科研成果評審中獲一等獎、教學論文《創造和諧課堂提高教學效果》在國家優秀科研成果評審中獲教研論文一等獎、《養成前置性學習好習慣追求課堂有效教學》獲小學教育教學論文一等獎。
23個春秋,劉艷始終滿懷對教育事業的赤誠和熱愛,堅守三尺講臺,任憑青絲變華發,以實際行動彰顯崇德崇實、向上向善的師者本色。
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 周廷 通訊員 劉郁 南星
編輯:李曉云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