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鎮 “綠水長廊”繪就生態底色
(相關資料圖)
本報訊(楊淑娟黎姝婉報道)近年來,圍繞“清新石湖,康養小鎮”目標定位,以“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綠色生態建設為主線,通化縣石湖鎮結合自然生態、河流分布及地域文化特色,重點打造一條獨具特色的“綠水長廊”發展旅游之路。高標準整治,擦亮全域生態名片。依托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資源稟賦,創建并獲得了國家衛生鎮、國家級生態鎮的榮譽稱號。石湖鎮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就是綠色生態。為做好“治山理水”的文章,鎮黨委以環境整治為抓手,全面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大力推進文明村鎮各項創建活動。近兩年,針對鎮域內小流域,加固居民排水渠和邊溝排水渠2千米,填補河壩100米,安裝涵管4個,維修管道3200米,更換150蝶閥2個、110閘閥2個,安裝110水表1個,更換老舊三通50多處,新建深水井2處。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組織鎮村干部、環衛共200余人次,開展全鎮“碧水保衛戰”,共計清理河道垃圾3噸,清理河道衛生30余次。利用黨委組織的“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團進企業、進學校、進商鋪、進集市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文明新風除陋習”“保護環境從一根煙頭做起”“黑土地保護”等主題活動,扎實有效推進河湖全域生態治理,擦亮了石湖鎮生態名片。高效率管理,保障全域建設基底。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石湖鎮森林茂密,有林地約40萬畝,占總面積的94%。野生名貴動植物、野生河魚種類多,石湖鎮黨委拓寬工作思路,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經過實地調研后,啟動公益林管護大隊常態化巡視巡護,把問題及時有效解決在萌芽之中,制定了《石湖鎮禁魚捕魚工作實施方案》,構建河長三級治理網絡,成立禁捕巡護大隊,分片區進行每日水域巡邏。結合“世界水日”“環保宣傳日”等時間節點,利用線上線下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引導,提高百姓在禁漁期禁捕意識,堅決禁止電魚網魚毒魚、非法采砂等違規行為,營造“人人知曉、人人參與、人人貢獻”的河長制工作新格局,夯實“綠水長廊”項目建設基礎。高水平建設,帶動全域經濟發展。堅持把優質生態環境作為戰略性經濟資源,因地制宜推進“綠水長廊”項目和鄉村振興共同發展。在保留田園鄉村特色人文風貌的基礎上,堅持把美麗鄉村建設與產業發展、鄉村旅游、農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緊密融合。投入30余萬元新建商鋪門牌61個,針對不同商鋪特點題寫楹聯61幅,全面提升小鎮文化品味;投入70余萬元將老舊明溝改造為水泥修砌的暗溝蓋板,拓寬主街路兩旁的人行步道3000余延長米;投入20余萬元,統一更換房檐板、粉刷灰白淡雅墻飾130余戶;投入20余萬元補植和更新主街路兩側的花草、果樹、綠化樹、喬灌木;投資20余萬元新建老嶺二組戲水平臺網紅打卡地;爭取項目資金新鋪設柏油路1.1萬平方米;投資700萬元新修建4公里河壩休閑景觀帶。方便群眾更好地進行生產生活勞動的同時,也為鎮區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閑娛樂健身場所。石湖鎮以森林藝術中心為起點,傾力打造清水湖木質長廊、高句麗城墻人文長廊、沿線精品綠化園區、白樺林間漫步路、休閑健身廣場及河堤路等基礎設施景觀,繼續完善發展規劃目標,完成大羅圈河老嶺段至公益段17個建設點的規劃,按照“生態立鎮,產業強鎮,旅游興鎮”的發展理念,建設宜居宜游的全域旅游小鎮,充分帶動全域經濟發展,助推群眾增收致富。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每日消息!世界觀點:莫信天上掉餡餅 守住您的錢袋子--建行石嘴山分行走進政務大廳開展金融知識教育活動 焦點播報|當前滾動 天天熱議
莫信天上掉餡餅守住您的錢袋子(相關資料圖)(相關資料圖)--建行石嘴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