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動煙臺|最強大腦,共“碳”綠色之路
“打造集成風能開發、氫能利用、海水淡化及海洋牧場建設等的海上‘能源島’。”
(資料圖片)
“建立‘雁陣形’創新模式,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p>
“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揮好文旅產業高附加值屬性和綠色低碳的溢出效應,形成低碳產業集群。”
……
8月29日下午,2023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大會第一場平行論壇——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決策咨詢會上,山東省決策咨詢委員會成員的專家學者,為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專家把脈,“碳”尋綠色發展。作為省內最高層次的“思想庫”“智囊團”,現場,專家學者們圍繞制造業、文旅產業、金融業等方面,謀發展之策、建睿智之言,為山東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當好決策咨詢的“最強大腦”“觀察專員”“橋梁紐帶”。
會前,省委決策咨詢委員會與三家智庫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
在膠東半島打造海上“能源島”
煙臺是制造業大市,要想實現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探索生產過程的低碳化、零碳化是首要課題,清潔能源就是其關鍵支撐。
如何“追風逐日”,打造綠色發展新引擎?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說,要緊盯能源綠色轉型這個“牛鼻子”,建設清潔低碳能源體系。
“大力發展太陽能、風能資源,海上風電、海上光伏,在確保絕對安全的前提下在膠東半島有序發展核電,打造集成風能開發、氫能利用、海水淡化及海洋牧場建設等的海上‘能源島’?!蓖踅鹉险f。
正如王金南所言,煙臺在清潔能源行業已取得“五個第一”: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全省第一,實現全國第一次商用核能供暖,發出全省第一度核電、第一度海上風電和全球第一度海上漂浮式光伏發電……眼下的煙臺,清潔能源產業正快速成長。
8月28日,新能源裝備產業聯盟落戶煙臺,同日“中國清潔能源企業百強榜”發布,其中有15家落戶煙臺,占了百強總數15%、總市值(含估值)21.5%。
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原主席謝鐘毓對此表示,山東省是清潔能源發展大省,而煙臺則走在山東省乃至全國清潔產業的前列。
要讓產業結構更加“綠色”,王金南提出,要加快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培育壯大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船舶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高效農業和先進制造業,加快節能降碳和綠色低碳研發和推廣應用,不斷夯實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產業基礎。
此外,“要打好科技、政策、市場這個‘組合拳’?!苯Y合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工作,王金南說,在渤海灣等區域開展生態產品第四產業試點示范,為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能。同時,加快發展可控核聚變、新型儲能系統、工業數字化、新能源汽車電網交互、BECCS等技術,加強多污染物、多介質、多目標、全過程系統治理的技術集成與應用。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院長潘教峰:
建立“雁陣形”創新模式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023年1月,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也指出,2023年,山東將扎實推進先進制造業強省行動,推動高端化提升、智能化發展、綠色化轉型,著力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上加力提效。
要“加力”,離不開“智力”支持。
針對當前制造業企業的研發能力,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院長潘教峰提出,要充分發揮山東制造業龍頭企業對整個產業鏈的帶動作用,建立“雁陣形”創新模式,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由此支持領軍企業持續突破動能轉換、綠色低碳前沿技術,并對其他后續跟進企業產生帶動和引領效應。
要“繼續推進‘工業強基工程’,加強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研究,持續夯實工業基礎,提升山東制造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持續打造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平臺,圍繞市場導向和產業發展重大需求,加強綠色技術創新,強化科技支撐引領作用?!迸私谭逭f。
要“提效”,離不開“創新”手段。
面向制造業創新鏈產業鏈融合,潘教峰建議,圍繞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綠色低碳發展需求,加強科技資源對接,促進共性關鍵技術創新。
“要加快聯合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開展協同創新,推動跨產業、跨地域研發合作?!迸私谭逡葬t藥及醫療器械產業升級需求為例提出,積極對接中國科學院軟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等高端技術和智囊資源,迭代優化現有技術、儲備下一代技術。同時,針對工業數字化轉型需求,深化與中國科學院相關院所及人工智能產學研創新聯盟的合作,推進面向山東工業數字化轉型的省院合作;針對煤電綠色轉型需求,積極對接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所、國家能源低碳院、中國礦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機構的相關技術,提升煤炭加工轉化及資源利用效率。
北京京和文旅發展研究院院長、國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首席專家范周:
推進“文旅+”深度融合
火爆網絡的Citywalk,讓旅游達人們在漫步中感受城市魅力。這種低碳旅行方式,在會議上被提及。
“今年興起的Citywalk,就是一種在城市的街道、公園、廣場、胡同小巷等進行漫步、探索和欣賞城市的行為。這不僅是一種低碳的旅行形式,而且能夠讓游客充分融入城市文化中,滿足旅行者用腳步與城市對話的需求。”北京京和文旅發展研究院院長、國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首席專家范周說。
文旅產業,具有“綠色基因”,與綠色低碳發展的目標具有內在一致性。尤其隨著文旅融合邁向縱深階段,文旅產業的產業鏈不斷延伸,文旅產業的滲透力、影響力、輻射力也不斷擴展。
以綠色為底色,怎樣走好文旅這條“縱深”路,范周聚焦文旅產業如何實現綠色低碳轉型、賦能城市建設作了發言。他提出,在“雙碳”背景下,要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揮好文旅產業高附加值屬性和綠色低碳的溢出效應,形成低碳產業集群。要深入挖掘不同地區特色進行創新,培育低碳文旅產業消費新增長點,大力開展各類低碳旅游項目,讓智慧景區建設惠及生態監測,讓旅游景區盈利反哺生態修復,形成良性循環。
數字技術的發展,為文旅產業發展賦能。范周提到,諸如電子閱讀、云端音樂會、AR博物館等新興文化業態打破了時空局限,優化了空間利用,降低了人員流動與物流配送所帶來的能源消耗?!皵底旨夹g的應用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文旅產業全過程,在從生產到消費的各個環節最大限度地降低資源消耗?!?/p>
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肖龍滄:
加快金融產品和方式創新
一座城市的綠色低碳轉型,在于尋找經濟與低碳的共贏模式。
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肖龍滄在會上表示,金融系統要加快金融產品和方式創新,激活綠色低碳轉型中的各類新要素、新資源。
加快發展綠色金融,建立健全綠色金融體系,既是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戰略部署的工作要求,也是推動煙臺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對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義。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金融創新,今年上半年出臺了《碳金融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我們要以碳金融發展行動方案為施工圖,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科創金融、普惠金融,引導金融活水滋潤高質量發展沃土。”肖龍滄說。
今年4月25日,煙臺召開全市金融工作會議。會上,相關領導表示,重點圍繞海洋經濟發展藍色金融、圍繞“雙碳”示范發展綠色金融、圍繞科技創新發展科技金融,力爭全年現代海洋、綠色、科創貸款余額分別突破200億元、900億元、1000億元,打造金融支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的“煙臺模式”。同時,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加快打造一批金融支持藍綠融合創新發展實踐樣板,推動更多綠色金融產品在煙臺先行先試、形成示范。
鎖定“綠色金融”,煙臺在風電、光伏等綠色產業方面,國電投、中核集團等40余家重點企業及丁字灣國際綠色低碳開放合作先行區、長島國際零碳島等優勢載體等方面,充分激活綠色金融引擎,加速駛入綠色發展“快車道”。
為企業謀求碳“惠”,也要不斷拓寬融資渠道?!霸诶^續發揮銀行貸款主渠道作用的基礎上,加大直接融資力度,加強綠色債券推廣,鼓勵發展股債結合、投貸聯動等業務,引導更多金融資源聚集?!毙垳嬲f。
在近3個小時的會議中,“智囊團”堅持問題導向,找準問題癥結,為山東綠色低碳發展建言獻策、助智賦能。
廣袤黃渤海,“風光”無限好。煙臺也將堅定不移地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厚植綠色底色,激發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YMG全媒體記者 慕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