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癥狀的貧血 到底要不要糾正?
視覺中國供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每年的8月18日是中國貧血日。相信您對貧血一定不陌生,但您或許又有這些疑問,貧血很多年了,沒什么感覺,可以不管嗎?如果貧血,生活中應該注意些什么?貧血挺嚴重,但不想輸血,可以嗎……別著急,今天血液內科專家就為您解答關于貧血的十個常見問題——
長期貧血影響記憶力
有些人體檢時發現貧血,但很多年來一直沒什么感覺,這樣的情況可以不管嗎?答案是否定的。
貧血會引起身體缺氧,時間較長后身體會逐漸適應和耐受,尤其是年輕人,可能覺得沒有明顯的不舒服,但其實仍會導致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稍有活動就心慌、氣短。
長期貧血還會帶來一些慢性損害,如心臟為了代償貧血導致的缺氧,需要增加泵血、心跳增快,引起心肌增厚和心臟擴大。
因此,貧血患者應查明原因,能糾正的貧血需要盡早糾正。
缺鐵性貧血需持續補鐵
對于一些缺鐵性貧血的人,補鐵時貧血就好了但一停藥就又貧血,這種情況有沒有根治的辦法?
鐵是重要的造血原料,缺鐵性貧血通過補鐵很快能恢復。但是缺鐵的原因往往是女性月經失血多,飲食中攝入和吸收的鐵相對不足。因此,停止補鐵后,月經繼續失血,貧血就會復發。
如果有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癥,婦科治療后減少月經量,或者通過藥物或放置曼月樂環等方法減少月經量,則貧血不容易再發。如果月經量無法減少,則需要維持補鐵,如隔日或隔兩日口服一粒鐵劑,至絕經期。
別指望鐵鍋炒菜能補鐵
貧血者在生活中有一些注意事項要牢記。缺鐵性貧血可以通過飲食改善,如紅肉(如豬牛羊的瘦肉)、動物肝、動物血等鐵含量豐富且容易吸收。但一些紅色的食物,如紅棗、紅豆、花生衣,以及鐵鍋炒菜對于補鐵幾乎沒有作用。此外,還需注意餐后喝濃茶、咖啡會影響鐵的吸收。
蠶豆病(G-6PD缺乏癥)患者食用蠶豆、氧化藥物如解熱鎮痛藥、磺胺等容易誘發貧血。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患者通過堿化尿液能減輕溶血對腎臟的損害,因此建議避免攝入酸性飲料和食物。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等貧血患者則沒有特殊的飲食禁忌。
值得一提的是,各類貧血都會增加心臟負擔,患者需要避免過量運動。
輸血可最快緩解重度貧血
有些人貧血挺嚴重,但不想輸血,這樣可以嗎?重度或極重度貧血可能導致心肌缺血、腦缺血、血壓下降等嚴重后果。緊急情況下,輸血是最快提高血紅蛋白的方法,尤其是對于老年、有心肺腦基礎病的患者。
如果患者貧血不太嚴重,或者已經較長時間貧血,身體已經耐受了,沒有明顯癥狀,則可以避免緊急輸血。查找貧血的原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來糾正貧血。
一些能通過藥物快速糾正貧血的患者,也可以避免輸血,比如缺鐵性貧血患者輸注靜脈鐵劑,免疫性溶貧患者使用激素治療。
地中海貧血可遺傳給胎兒
地中海貧血是遺傳性貧血,孕婦有50%的幾率遺傳給胎兒,但妊娠產檢才發現的地中海貧血往往都是輕型或靜止型。如果配偶不攜帶地中海貧血基因突變,胎兒有一半可能和媽媽一樣為輕型或靜止型地貧,對生活沒有影響;一半可能和爸爸一樣沒有地中海貧血,這種情況一般不需要做產前診斷。
但是,如夫妻雙方攜帶有同型的地中海貧血基因突變,則胎兒有可能為中重型地中海貧血,需要進行產前診斷。
這種遺傳病未必需切脾
對于確診了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的患者,只能切脾治療嗎?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是基因突變導致紅細胞膜異常的疾病,會導致脾臟破壞,產生黃疸、貧血、脾大、膽囊結石等表現。
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改變上述異常,脾切除可以減少紅細胞的破壞,緩解癥狀。切脾對于重度貧血的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是有效的治療手段,但切脾后發生感染和血栓的風險增加。
兒童患者建議盡量推遲到6歲以后,中度貧血的患者可根據癥狀對生活質量的影響程度決定是否切脾,輕度貧血的患者如僅僅因為黃疸影響外貌而切脾則需要慎重權衡。
因膽結石切除膽囊的患者同時切脾可以降低再形成膽管結石的風險,但也增加了感染和血栓風險。
除激素外“自免貧”還可用藥
對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AIHA)患者,不想吃激素了,有藥可以治愈嗎?激素治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有效率高、價格便宜,但長期使用副作用大,如果形成激素依賴或者反復復發,還有多種藥物可以用來治療“自免貧”,如利妥昔單抗、環孢素、西羅莫司、環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但免疫性溶血對多數患者而言是一個慢性病,可以通過規律服用藥物良好控制,治療目標是讓患者血紅蛋白穩定,正常生活,而不是治愈。
骨髓穿刺檢查沒那么可怕
醫生讓我做骨髓穿刺檢查,對身體影響大嗎?骨髓是身體造血的場所,貧血或者其他血液異??赡苁枪撬璁惓е碌?,必須檢查骨髓才能判斷,抽血或者拍片子都不能代替骨髓本身的檢查。
骨髓穿刺檢查是血液科一項常規的檢查。由于兩側臀部上方部位骨面較大,適合穿刺,但由于檢查時會疼痛,所以會先打麻藥。檢查通常約5至10分鐘就能完成,針眼局部按壓10分鐘不出血了就可以正常行走,針眼3天不見水就愈合了,對身體沒有明顯影響。
“再貧”易復發吃藥有講究
得了再生障礙性貧血,醫生說需要吃藥治療好幾年,吃這些藥有哪些注意事項呢?再生障礙性貧血容易復發,一般維持用藥需要2至3年。
環孢素、他克莫司都要求空腹服藥,與飲食間隔2小時,12小時一次定時服用。在治療前期,需要監測藥物谷濃度達標,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服用環孢素如果出現明顯的牙齦增生、毛發增生、腎功能異常,則需要將藥物減量,或者改用他克莫司。
海曲泊帕或者艾曲泊帕也需空腹服用,與飲食間隔2小時,與乳制品(如牛奶、酸奶等)或者含多價陽離子(例如鋁、鈣、鎂、鐵、硒和鋅)的礦物質補充劑最好間隔4小時以上,可以在夜間睡前服用。
司坦唑醇、達那唑、十一酸睪酮這一類藥物為雄激素,容易導致肝功能損害,長期服用增加肝良性腫瘤發生率,女性患者服用后可能出現月經量少、閉經,皮膚痤瘡。需要注意監測這些副作用,根據治療反應和耐受性減停藥物,避免長期服用。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治療分情況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需要化療嗎?可以去做移植嗎?MDS根據發展為急性白血病的風險,分為相對低危和相對高危兩種類型。
相對低危MDS主要表現為貧血或血細胞減少,可以采用促紅素、羅特西普、環孢素、雄激素、來那度胺等藥物治療來糾正貧血。如果治療效果不好,也可以采用去甲基化藥物化療治療。如果患者年輕、輸血依賴,可以把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作為藥物無效的挽救治療。
相對高危MDS,因為進展為白血病風險高,生存期短,需評估年齡、身體條件,首先考慮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移植是唯一能治愈的方法。但移植也有較大的風險,患者往往因為年齡大失去了移植機會。如果無條件移植,則可以采用去甲基化為主的化療治療。
文/陳苗(北京協和醫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