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過死蔭之地
這是一部電影的名字,同樣也是一部小說的名字,電影由救援專業戶連姆尼森主演,改編自勞倫斯·布洛克的同名小說。小說和電影我都看過,除了這本《行過死蔭之地》我還讀過《八百萬種死法》,也是出自勞倫斯·布洛克之手。
(資料圖片)
小說好看,電影也不錯。是那種陰冷的風格,有種文藝片的感覺,不過今天我不想過多去說電影的內容,這個電影名很符合我現在的心境。
怎么說呢?人到中年,總會回看自己的過往,這些年好像是迷失了。這個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還存在著大量的灰色地帶,就像學習美術的素描,除了黑白,灰色也同樣重要。
其實人生也是如此,我只是發現,我在這些灰色地帶太久了。就像一種死蔭之地,其實小說《行過死蔭之地》里面的死蔭之地比作墓地。
我之前寫文章發表過感慨,說有些人早就死了,只是等著埋而已。那就是有些人失去了生存的意義,每天過著一樣的生活,永遠都是機械地重復,沒有任何趣味。
不過讓我現在去看,存在即有價值,很多機械類的工作就是需要機械性的人類,只是我們忽然開悟的時候會發現自己其實也是在機械生存而已。
昨天去女兒學校參加女兒軍訓匯演,學校請了一位教育學教練,利用體驗式課程的魅力,讓家長和孩子有了小小的互動,這種環節我一點也不陌生,作為一位教練技術的受益者,還做了幾期教練,并且現在還從事著企業教練的工作,這種體驗式課程我幾乎都參與過。
不過過去我都是坐在后面的觀察者,這次我成了參與者,和自己的女兒面對面,一剎那思緒萬千,女兒淚流滿面,而我也是熱淚盈眶。
這些年活得太低調了,失去了很多人生樂趣。為了追求那些收入以及物質的享受,我太久沒有停下來看看自己了。
看看我現在寫的文章,全都是灰色的,一幅素描沒有灰色就成不了素描,而同樣,一幅素描沒有黑白也僅僅是一張灰紙。
生活也是如此啊,缺少了高光時刻,缺少了自己的強硬態度,缺少了自己的立場,永遠都是模棱兩可,那又有什么價值呢?
人,還是要有自己的脾氣的,有脾氣還是要去表達的。
我可以囂張跋扈,也可以溫文爾雅,也可以中庸無為,如此才算是立體。
就像《行過死蔭之地》的男主,綁匪殺死毒販的家屬,誰對誰錯呢?可是家屬是無辜的,必然展現自己的實力。
就像昨天寫的那篇關于楊麗萍老師的文章,不是和稀泥,那就是一個觀點,觀點鮮明,支持楊老師的舞蹈。
《 》
我理解那些家長,說這種作品兒童不宜,可是沒有深入了解的家長們應該了解一下,這些舞蹈本身不會傳播到社會上,正是那些不懷好意的人,拍了照片去帶節奏而已。這本身就是小眾的舞蹈,怎么會讓孩子觀看。
生活要有趣兒,而不是為了追求那些金錢四處逢迎。好吧,這類文章不是很受待見,估計閱讀量會很慘淡,可是我以后也會繼續寫的。
感謝閱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