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線、面”銜接 衡陽城市綠地系統別具一格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湘江衡陽市石鼓區段,碧水環繞的江中島郁郁蔥蔥。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健 攝)
湖南日報8月30日訊(全媒體記者 陳鴻飛 通訊員 陽永生 唐斌)“周末踩上單車,從市區出發去雨母山綠道溜達一圈,‘洗洗肺’。”今天一大早,家住衡陽市華新開發區芙蓉路的謝先生帶著家人騎著自行車,穿行于“衡陽后花園”的雨母山自行車健康綠道,盡覽沿途秀美風光。
2017年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以來,衡陽加快城市生態建設步伐,增綠提質,努力提升城市園林綠化水平,形成了以“三江六岸”風光帶為中心,以城市公共綠地建設為重點,以道路綠化為網格,以居住區、庭院綠化為依托,以街頭游園綠地為點綴的點、線、面相銜接的城市綠地系統。
圍繞“三江六岸”植綠復綠。沿湘江兩岸各后退150米,耒水、蒸水兩岸各后退100米,栽種更多適宜衡陽氣候的花草樹木,打造“三江六岸”寬闊“綠腰帶”。目前,城區“三江六岸”已建成392公頃帶狀公園。按照“一江一主題、一水一特色”的發展理念,在湘江兩岸打造學宮苑、瀟湘苑、來雁塔、湘水明珠等一批帶狀游園,耒水兩岸新建以神農創耒、蔡倫造紙為主題的風光帶,蒸水兩岸新建自然野趣的風光帶,沿線布設城市綠道。
同時,衡陽市興建公園游園、造綠增綠。對岳屏公園等12個綜合性公園綠地進行提質改造,新建幸福河沿岸帶狀公園、陸家新區中心公園、博雅網球公園等一批公園綠地,提質改造太陽廣場、船山廣場等,大大增加城市綠地面積和綠量,市民基本實現“開窗見綠、出門進園”。
衡陽市還加強居住區綠化建設。截至8月中旬,全市共創建省級園林式單位(小區)63個,市級園林式單位(小區)316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