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上證指數跟蹤規模首破2萬億,寬基指數產品規模超9000億
指數化投資發展進入新里程,中證及上證指數跟蹤規模首次突破2萬億。
根據公開數據統計, 截至2023年8月30日,中證及上證指數境內外跟蹤產品規模達2萬億元,跟蹤產品數量1470只。
其中,境內產品跟蹤規模近1.9萬億元,在境內全部指數型基金規模中占比超過68%,近十年間跟蹤規模復合增長率達19.90%;境外產品跟蹤規模1329億元,在全球14個國家或地區交易所發行上市。除發行指數產品外,中證及上證指數也被用作主動管理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使用比率近90%。
(資料圖片)
從投資者結構來看,截至2022年底,跟蹤中證及上證指數的指數型基金持有人中,個人投資者占比近60%。
目前,跟蹤中證及上證指數的基金產品類型已覆蓋股票、債券等主要資產類別,其中寬基指數、主題指數及固定收益類指數規模規模均呈現不同程度的增長,跨境產品不斷擴充。
具體來看,目前,境內外跟蹤中證及上證寬基指數的產品規模超過9000億元,產品數量超過450只。其中,滬深300指數的境內外跟蹤管理規模已突破3200億元,單只跟蹤產品規模突破1200億元,居境內公募基金(貨幣市場基金除外)管理規模之首。科創50指數境內外跟蹤規模已超1400億元。
近年來,主題指數產品投資領域逐漸多元化。目前,跟蹤中證及上證主題指數的境內外產品規模超過6400億元,產品數量681只。其中,央國企主題指數跟蹤產品規模超過470億元,圍繞新能源、環保、ESG等主題的指數跟蹤產品規模超過1200億元。
跨境及境外指數產品方面,目前,境內外跟蹤中證及上證跨境和境外指數的產品數量128只,合計規模超過1600億元。其中,跟蹤中證港股通系列指數的產品規模超過300億元。境內外9只跟蹤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系列指數的產品合計規模超過1000億元,其中境外單只產品規模達437億元。
固定收益指數產品方面,自第一批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產品成立至今不到2年時間里,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跟蹤產品規模已超1300億元,是目前境內跟蹤規模最大的固定收益類指數。今年4月,全面注冊制改革正式落地,配套融資融券業務的優化也帶動了債券ETF的發展,跟蹤中證短融指數的ETF產品規模達267億元,是目前市場上最大的債券ETF產品。
除指數基金產品外,近年來中證及上證指數應用范圍更加廣,已形成包含股指期貨、股指期權、與指數掛鉤的結構性產品等較為完善的指數投資生態圈。
目前,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和中證1000股指期貨,以及上證50、滬深300、中證1000股指期權均于中金所上市交易,2023年二季度總成交額分別超過19萬億元和590億元。滬深交易所近年來也在持續豐富ETF期權品種,2023年第二季度,ETF期權總成交量超2.5億張,市場活躍度逐漸提升。
展望未來,在業內看來,境內市場指數化投資預計將在以下方面加速創新發展:一是跨市場、跨板塊寬基指數體系將持續豐富,相關指數型產品有望成為新的投資熱點;
二是契合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趨勢的創新細分主題指數值得進一步挖掘,更加精準、細分的主題及行業指數相關的投資產品能夠滿足投資者多樣化的交易需求;
三是債券基金品種日益豐富,市場機制將持續優化。境內債券指數型基金目前占比較低,基金標的資產聚焦利率債和同業存單,信用債產品布局較少,短期限、低風險、高流動性理財工具正成為市場焦點;
四是伴隨全球 ESG 投資熱潮引領及監管政策的持續推動,境內市場ESG投資正處于快速發展期,ESG指數相關產品線日益豐富,吸引大量投資者關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