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覽·享讀|你看過“小人書”嗎?一起去海派連環畫傳承館看看吧
(相關資料圖)
帶著小時候連環畫的情結,我近日去參觀了位于徐匯區烏魯木齊中路261弄6號的“海派連環畫傳承館”。
上海是新中國連環畫的大本營,正像傳承館里的《前言》所說,連環畫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普及性的大眾讀物。走進館內,百多平方米展廳里玻璃櫥柜、木架、墻上陳列著各個時期的、品種不同的連環畫以及作者的照片,吸引了我駐足欣賞。看著那既熟悉又陌生的連環畫,讓我瞬間想起小時候跟“小人書”的不了情結。那時的路邊小書攤是我們課余的必去地,放學“看小書去”是最大的向往,一分錢一本小書可以津津有味地看半天,星期天更是花五分、一毛可以沉浸在《鐵道游擊隊》《半夜雞叫》《渡江偵察記》《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故事之中。
漫步于柔和的燈光下,我靜靜地欣賞著諸多藏品。除陳列的連環畫外,還有各個時代連環畫家的作品單獨陳列柜以及創作時的畫稿、文稿等。尤其是“名人墻”上那近二百位畫家與作者的肖像和人物簡介,讓我領略了他們精湛技藝背后的內涵——是他們筑成了中國近現代連環畫的半壁江山,是他們創建了海派連環畫,從而讓上海成為了中國連環畫的發源地。這些大師有的健在,有的過世,但都曾是連環畫畫壇上熠熠生輝的星星。
望著他們創作的那些“小人書”,就會想起這些作品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就會追尋童年這份不可忘卻的溫馨回憶。孩童時的我曾經用零花錢買的平生第一本藏書就是連環畫《劉文學》,之后陸續買了《劉胡蘭》《小八路》《兄弟民兵》《活愚公》《漁島之子》以及戲劇、電影連環畫《赤道戰鼓》《奇襲》等。雖然打著那個時代的烙印,但英雄人物的光輝事跡和形象無不滲透于我幼小的心靈。隨著年齡的增長,除了“小人書”累積有百多本,我也知曉一些耳熟能詳的作者如張樂平、程十發、賀友直、趙宏本、顧炳鑫、汪觀清、戴敦邦、呂蒙等一批畫家,他們都曾居住過湖南路街道,故這次“海派連環畫傳承館”落址于湖南路街道是實至名歸。
在館中央我還看到有兩張大桌子,工作人員說,傳承館不僅是連環畫家們的創作基地,街道還在此經常舉辦有關連環畫的小型展覽,不定期地開辦公益課程,為周邊居民特別是小朋友傳授繪畫技能,在潛移默化的教育中,讓孩子們感受連環畫翹楚們的《三國演義》《山鄉巨變》《孔乙己》《屈原》《黎明的河邊》《紅日》《五彩路》等不朽之作的偉大。
是啊,連環畫是幾代人曾經的精神食糧,盡管隨著時代的發展已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但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流淌進血液中的情感基因在我們的心中是化不開的。基于此,“海派連環畫傳承館”的建立,讓連環畫得以宣傳和保護,其價值是不可估量的,而作為第一批列入上海市級非遺名錄的連環畫,其輝煌成就將永存于我們心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BB鴨 | ?iPhone 15數據線曝光;京東前CEO徐雷不創業;福島核污染水排海日期公布;網約車不得以不正當價格行為擾亂市場
退休幾個月后,徐雷近日在接受《GQ報道》采訪時透露了他的未來規劃,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