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融信托回應產品逾期兌付:公司目前經營正常 仍有產品正常發售
“ 部分上市公司持有的中融信托產品逾期兌付事件持續發酵。中融信托近日回復媒體稱,公司目前經營正常。上周由其主動管理的多個產品完成到期兌付清算。官網也仍有產品正常發售。”
部分上市公司持有的中融信托產品逾期兌付事件持續發酵。
(相關資料圖)
8月18日晚間,金房能源發布公告,2023年5月19日,公司購買了中融信托發行的“圓融1號”產品,金額為3000萬元,起息日為2023年5月19日,到期日為2023年8月17日,預計年化收益率5.6%。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尚未收到本金及投資收益。公告稱,鑒于此次自有資金投資款項的收回尚存在不確定性,并基于非保本理財產品的性質,存在本息無法全額收回的風險。并稱后續將繼續督促中融信托盡快兌付本金及投資收益,并及時履行披露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據今年7月公告,除上述已經逾期兌付的產品之外,金房能源合計耗資9000萬元購買的3款中融信托產品因未到期尚未贖回,到期日集中于今年9月和明年1月。
其中,今年3月,金房能源耗資3000萬元購買了中融信托的“圓融壹號-6M”非保本產品,到期日為2023年9月27日;今年7月,金房能源耗資4000萬元購買了中融信托的“圓融壹號-6M”非保本產品,到期日為2024 年1月1日;今年6月,金房能源耗資2000萬元購買了中融信托的“圓融壹號-3M”非保本產品,到期日為2023年9月12日。
對于中融信托而言,近期因多個產品逾期兌付受到關注。在上證e互動及深交所互動易上,有大量投資者在互動平臺上詢問上市公司是否持有中融信托產品。超過20家A股上市公司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目前沒有持有中融信托相關產品。
不過并不是所有上市公司有這樣的幸運。
8月12日,金博股份、南都物業齊發公告稱,購買的中融信托相關產品的本息遭遇逾期兌付。
2022年8月10日至12日,金博股份通過恒天財富購買了中融信托的中融-隆晟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下稱“隆晟1號”)、中融-澤睿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下稱“澤睿1號”)。其中,隆晟1號3000萬元、澤睿1號3000萬元。
隆晟1號預期年化收益率7.00%,自該信托產品認購之日起計算,存續期限為12個月。目前,金博股份該信托產品本金3000萬元及投資收益210萬元尚未收回;澤睿1號預期年化收益率7.20%,自該信托產品認購之日開始計算,存續期限為12個月。目前,金博股份該信托產品本金3000萬元及投資收益216萬元尚未收回。
南都物業公告稱,今年2月9日,公司3000萬元購買了中融-匯聚金1號貨幣基金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下稱“匯聚金1號”),產品期限自2月9日至8月8 日。目前,公司尚未收到匯聚金1號本金及投資收益。
8月5日,咸亨國際公告,此前2000萬元購買的中融-豐盈176號集合資金股權投資信托計劃剩余信托產品投資本金257.06萬元及投資收益尚未收回。
中融信托兌付危機引發市場擔憂,購買其產品逾期未兌付的投資者深陷焦慮。8月9日,一張截圖稱“中融信托全面停兌”,消息不脛而走。
8月14日,中融信托在官方網站發布了一份《嚴正聲明》。在聲明中,中融信托表示:“近期,我司發現有不法分子偽造我司公章、公函等文件,冒用我司名義,以我司無法繼續經營發送清退公告、建立專項退還小組為客戶進行退返等形式,誘騙客戶訪問非法網站、加入QQ群等實施詐騙。上述行為與我司無關,且涉嫌偽造印章罪、詐騙罪等刑事犯罪,我司已向國家反詐中心進行舉報。”
不過,在這份聲明中,中融信托仍未對其逾期兌付等問題進行正面回應。
中融信托2022年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末,公司自有資產304.18億元(合并),公司及各子公司受托管理資產總規模7857.09億元;公司本部凈資產208.37億元,凈資本176.22億元,凈資本覆蓋率192.45%,凈資本盈余84.65億元;存續信托計劃1633個,受托管理資產6293.49億元。
中融信托近日回復《金融時報》稱,公司目前經營正常。上周由其主動管理的多個產品完成到期兌付清算。官網也仍有產品正常發售。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