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股價回落:機構炒新"擠破頭" 價值發現功能偏離
科創板開市滿兩月,29家公司在上市首日均上演股價狂歡,但漲勢并未延續至今,目前已有20只股票處于跌勢,其中已有股票股價一度被腰斬。
(資料圖)
股價從大漲到大泄,在業內人士看來,資金以打新為核心目標,實現收益后迅速撤離,缺少中長期資金,是股價回落的主要原因,之后仍會繼續尋找合理價格空間。
“無風險收益”的賺錢效應也讓機構的有效報價逐漸減少,逐漸出現報價的從眾心理。多方業內人士對此建議,要增加科創板股票供給,從而打破“新股不敗”的神話,同時,增加有效報價機構數量,以及修改10%高價剔除為浮動比例。
科創板股價回落
7月22日,科創板正式開市,首批25家公司當日均大幅上漲,16家公司股價上漲1倍以上,其中4家公司漲幅超過2倍,安集科技以400.15%的漲幅位居首位;剩余的9只股票當日漲幅也均在80%以上。首批科創板公司上市首日平均漲幅達到140%。
這25家公司中,安集科技、中國通號、心脈醫療、中微公司、瀾起科技5家公司是在上市首日創出最高價格,之后在8月6日開始一路走下坡路。
其余的大多數股票均是在8月初創出最高價格,尤以8月2日、8月5日、8月6日這三日比較集中,在攀頂之后,同樣也是一路下泄。
以9月20日的收盤價格相較歷史最高價來看,25只股票股價均有所下跌,其中中微公司、天淮科技的最新股價相較最高價格均回落了四成以上;安集科技、瀚川智能、天宜上佳等17只股票的最新收盤價相較最高價均回落了3成以上;樂鑫科技和南微醫學相對回落較少,在10%左右。
之后上市的4家科創板公司,與首批25家一樣的是,首日均大幅上漲,平均漲幅為278%;不一樣的則是,第一批上市的部分公司在首日之后還有一小波上漲的行情,之后上市4家則是首日行情之后就一路陡坡下跌。
這其中8月8日上市的晶晨股份則是第一只出現腰斬的股票。該股票在上市首日沖至最高166元/股,29個交易日后的9月18日下探至最低價82.27元/股,股價縮水一半。而晶晨股份只是一個開始,還有幾只股票被腰斬就差臨門一跌。
整體來看,上市以來至今,上述29只科創板股票中有20只股票處于跌勢,其中晶晨股份以41.27%的跌幅居首,柏楚電子以38.11%的跌幅次之,微芯生物、安集科技等4只股票的跌幅則在20%以上。處于漲勢的9只股票中,沃爾德目前仍有逾1倍的漲幅,福光股份漲幅為30.27%,剩余的7只股票漲幅則在20%左右。
在前券商資深保薦代表人王驥躍看來,科創板股票股價回落是因為稀缺性而一開始漲得太高,之后還會繼續尋找合理價格空間。至于之后上市的公司股價情況,他認為,投資趨向理性需要時間,以及科創板的股票供給量增加。
炒新之過
科創板股票價格沖高又迅速回落背后的一大現象在于,市場短期的注意力在于炒新。
一位來自華南地區大型基金公司的經理對記者表示,目前他們在科創板的配置上仍以打新為主?!皩τ谖覀儊碚f,打新的回報大,周期也短?!?/p>
上市的29只股票首日平均漲幅接近160%?!斑@樣的漲幅讓投資者有新股首日必漲的預期,這也降低了他們長期持股的意愿,機構的核心目標變為提高中簽率,享受‘無風險’收益?!币晃毁Y深投行人士分析稱。
受打新超高收益的吸引,機構參與網下詢價的熱情也逐漸高漲。根據wind資訊數據,從已上市的29家公司情況來看,參與報價的賬戶數均值從最初的1700家左右上漲至3500家左右,這其中基金公司是主力。
上述資深投行人士表示,大多數投資者以打中新股為目標,也使得愿意真正發揮價值發現功能的報價機構越來越少,最初愿意為企業價值真實發聲的機構無緣新股,逐漸被打中新股的投機者“教育”而學“聰明”,改變報價策略以打中新股為主。
打新的賺錢效應也導致了機構詢價的從眾心理,上述資深投行人士稱,機構網下詢價有效報價區間寬度及價差逐步縮窄,最終定價逐漸向投價區間的66%分位價格靠攏。
對此,王驥躍對記者稱,目前市場賺錢效應來看,詢價從眾是正常的市場效應,但是若出現破發的現象,機構就不會一味從眾,而是老老實實進行有效報價。
另外,自8月以來,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產品發布“暫停大額申購、定期定額投資及轉換轉入業務”的公告,此舉或是為了防范科創板打新收益被攤薄。
不過,對于后續是否會繼續打新,該經理則稱,盡管科創板前幾批破發幾率不高,但是也絕不意味著公募基金是“閉著眼打新”,后期仍要關注企業的相關信息?!暗拇_首批科創板企業的股價表現已經超出我的預期,但是我預計后期一定會出現破發,所以還是謹慎為妙?!?/p>
詢價機制還有待完善
除了機構從眾報價使得市場價值發現功能偏離外,有業內人士認為,“掐頭去尾”的定價機制也剔除了最有信息含量的報價。
從制度設計方面來看,10%的高報價被剔除,最終定價以下的報價也被視為無效報價,掐頭去尾的定價機制在引導定價實現發現價值功能上有所欠缺。 “從報價分布來看,對企業估值定價真正具有信息含量,想要發聲的正是報價較高或較低的機構,他們對該企業價值具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但依照現行的有效報價篩選機制,這些有用報價信息大多被剔除,并沒有充分體現市場詢價的優勢?!鄙鲜鰳I內人士分析稱。
針對當前科創板詢價機制出現的問題,上述資深投行人士認為,科創板要逐漸打破新股上市首日高收益的“剛性兌付”,中長期需要通過增加科創板股票供給,促進估值水平合理回歸。
“另外,要增加有效報價機構數量要求,有效報價機構數量越多,則報價區間越可能趨于分散,最終定價有偏的概率就會降低,形成的價格越符合市場總體判斷?!鄙鲜鲑Y深投行人士稱,同時設定網下詢價中最低認購倍數,并將其納入中止發行的條件中。
對于高價剔除比例,上述業內人士則表示,為了保留更多報價的信息,建議修改10%高價剔除為浮動比例,根據實際報價分布情況確定剔除線,適度降低剔除比例。
版權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