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灌漿異常是什么原因?該如何預防?玉米灌漿期管理技術要點!
近年來,玉米經常出現果穗禿尖、缺粒、穗型較小甚至空稈等灌漿異常現象,造成玉米生產減產。那么,玉米灌漿異常怎么回事?玉米灌漿異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有哪些呢?
玉米灌漿異常的發生原因
1、品種本身特性。玉米品種本身造成的灌漿異常,是由種子本身遺傳因素所致,是先天性不育異常,如雜交特性褪化、新陳代謝失調、生理機能衰退等。
(資料圖片)
2、栽培密度過大,田間通風透光不良,植株光合作用不能順利進行,影響果穗形成所需營養物質的供給,導致玉米灌漿異常,出現籽粒不飽滿、禿尖等現象。肥水因素。
3、頂端優勢。玉米雄穗是由頂芽發育而成的,生長勢強,雄穗分化比雌穗早7~10天;而雌穗是由腋芽發育而成,生長勢較弱。
4、氣候因素。高溫干旱。玉米是喜溫作物,一般在孕穗期和授粉期適宜溫度為25℃~30℃,過高溫度和干旱缺水影響玉米根系的吸收和營養轉化,影響雌雄穗的分化速度;而低溫陰雨過多則會導致花粉粒易吸水膨脹而破裂、死亡或粘結成團,喪失授粉能力,使花絲不能正常受精,導致玉米果穗灌漿異常,出現空稈、缺粒、禿尖。
5、病蟲害影響。主要有玉米螟、灰飛虱、黑粉病、絲黑穗病、粗縮病,易造成空稈和缺粒,蚜蟲刺吸汁液,特別是抽雄吐絲期,造成組織壞死,且蚜蟲排泄的蜜露造成霉菌滋生,形成煤污病布滿葉片,影響光合作用,阻礙營養物質輸送,易形成空稈。
玉米灌漿異常的防治措施
1、合理密植。一般根據品種特性和肥力水平決定種植密度,大穗型一般4.50~5.25萬株/hm2(行距60cm、株距35cm);小穗型6萬株/hm2左右(行距50cm、株距35cm)。
2、協調肥水。施肥上,提倡基肥多施有機肥,可起到保水、保溫作用,確保出苗齊、勻、壯。水分供應上,玉米從拔節至抽穗灌漿期需水量大,占一生需水的40%,特別是抽雄前后1個月內是需水臨界期,要求田間持水量70%~80%。
3、打破頂端優勢。在玉米抽雄吐絲期,遇不良天氣但人力無法改變時,可隔行去雄,減少空稈發生。
4、加強田間管理。高溫干旱時有條件適時灌溉補水,雨后及時開溝排水降漬。
及時防治玉米病蟲害。玉米螟宜在卵孵盛期用藥防治;灰飛虱在遷入高峰且玉米6葉前(感病敏感期)用藥防治,以此來控蟲治粗縮病;抽雄后宜注意防治蚜蟲為害,以減少玉米空稈、禿頭現象。
以上就是玉米灌漿異常是什么原因,該如何預防,玉米灌漿期管理技術要點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