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生態日|德州:省重大項目加快建設 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資料圖】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5日訊 德州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處理好發展和減排的關系,加快優化調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加力提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這幾天,省重大項目——恒源石化高端碳材料產業園正在進行最后關鍵設備的安裝,為正式投產做足準備。作為山東第一批退城入園轉型升級項目,恒源石化重新定位了發展方向,舍棄之前地煉加工的部分,選擇技術更先進、附加值更高的高端精細化工,來生產制造超高功率石墨電極關鍵原料高品質針狀焦。
“產業園規劃新建的工藝裝置能源消費量為23.64萬噸標準煤,低于此前淘汰的28.22萬噸,實現了能源消費減量替代,對其他化工企業轉型升級找準定位提供了可復制的路徑,同時對提升全縣的綠色化工產業起到引領示范作用。”臨邑縣發改局環資科科長孫巖介紹。
德州深入調整產業結構,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在項目爭取、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等多方面給予全力傾斜,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十四五”以來,全市單位GDP能耗下降和煤炭消費壓減均圓滿完成進度目標;今年,德州市再獲省節能獎補資金500萬元,是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獎補機制建立以來,三年累計獲得1500萬獎勵資金的3個地市之一;7個關鍵儲能基礎設施項目入選全省新型儲能入庫項目。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德州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相繼印發實施《德州市碳達峰工作方案》等文件,配套編制能源、工業、交通等分領域方案,確保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能源結構加快優化,德州構建起以新型電力系統為代表的能源體系,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工作連續3年位列全省首位,是全省唯一連續3年均超額完成激勵值的地市。
截至7月底,德州新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穩居全省第1位。全市綠色制造體系梯次培育機制初步建立,累計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14家,省級綠色工廠19家,市級綠色工廠45家。
閃電新聞記者 劉佳 德州臺 喬興華 德州報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