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投身大模型戰場 雷軍死磕高端機生死戰
大模型火熱了大半年后,小米也終于宣布投身這一賽道。
8月14日晚間,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在自己的年度演講中透露,今年4月小米已經組建了大模型團隊,手機端側大模型也已初步跑通。此外,繼去年2月在社交平臺發聲后,雷軍當晚再次強調高端之路是小米成長的必由之路,也是小米發展的生死之戰。
(資料圖)
“性價比”曾經是小米身上粘貼的牢固標簽。但隨著手機進入存量市場,無論是要利潤還是找增量,力戰高端成為包括小米在內的所有國產手機廠商都無法逃避的艱難戰斗。“小米高端探索之路,三年多時間,上百億的投入,幾萬人的共同努力,歷經跌宕起伏,終于迎來了階段性的突破。在這場高端戰役中,哪怕任何一點微小的成功,都非常不容易,背后都是認知的改變和突破。”雷軍當晚這樣感慨。
投身大模型
自chatGPT點燃大模型之火后,今年以來國內大廠紛紛加入其中。此前一直保持沉默的小米,也公布了自己的新進展。
雷軍當晚表示,小米大模型技術的主力突破方向為輕量化、本地部署,小米考慮的是優先在手機上實現端側跑通,讓每個人都能更好地在手機上使用大模型,“小米自研的端側大模型已經在驍龍平臺跑通,目前自研13億參數端側大模型的效果,在部分場景上可以媲美行業60億參數的云端大模型。”
小米相關人士也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小米的大模型與其他平臺并不一樣,主要側重于端側應用,并且主要應用在小米生態內部。據記者了解,小米AI大模型的第一個應用業務是其智能語音助理小愛同學,并已經開始邀請測試。
在投身大模型背后,雷軍表示,AI是未來的生產力,也是小米長期持續投入的底層賽道。據他介紹,小米2016年組建第一支視覺AI團隊,今年4月成立專職大模型團隊,歷經7年6次擴展,小米人工智能團隊已經有3000多人,逐步建立了視覺、語音、聲學、知識圖譜、NLP、機器學習、多模態等AI技術能力。
此外,他還披露,預計2023年小米全年的總研發投入將達到200億元,未來五年(2022-2026)研發投入將超過1000億元。
小米提供的數據還顯示,目前其技術研發布局已進入12個技術領域,包括 5G 移動通信技術、大數據、云計算及人工智能,同時基于智能制造進入機器人、無人工廠、智能電動汽車等領域。在知識產權方面,截至今年3月31日,小米全球授權專利數已超3.2萬件。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5月公布的數據顯示,小米今年首次以4.1%的份額進入5G標準必要專利全球前十。這份榜單的第一、二名分別為華為和高通,二者合計占據整個市場近1/4的份額。
三年高端探索
優先在手機上跑通大模型,是小米手機力戰高端的一個縮影。
據記者了解,小米的高端化戰略始于2020年。當年2月小米10系列首次沖擊高端市場,而從2022年小米12系列開始,小米提出“從性能領先,到體驗優先”,并正式將高端化明確為集團戰略,提出全面對標蘋果。
8月15日,小米還對外發布了自己的第三代折疊屏手機MIX Fold 3,售價8999元起。據悉,這款手機展開8.03英寸內屏,采用的小米龍骨轉軸體積比此前小了17%,“合上要媲美iPhone,展開要做最好的折疊屏手機。”雷軍當天這樣說。
但進軍高端市場,并不是簡單堆硬件拼參數就可以做到。
雷軍當天晚上回顧小米過去三年進行的高端探索時表示,這是他近十年來最痛苦也是收獲最大的成長。雖然小米10取得不錯開局,但不僅小米11遭遇到重大挫折,憋了口氣做的小米12仍然不達預期,虧損嚴重,“大家完全沒想到,做高端這么難,投入這么大。”
以各大廠商一直重視的影像賽道為例,雷軍當天稱,之前手機廠商都以DXO評測排名來展示自家影像的效果和技術實力,2017年就設立單獨影像部的小米也想采用這一辦法來超過友商,用了兩年時間準備,2021年3月對外發布的小米11ultra終于位列DXO測評榜第一, 但為此激動慶祝的小米沒想到這款手機上市的第一天就被用戶瘋狂吐槽拍照功能,“經過深刻反思,我們徹底明白參數到頂、DXO全球第一并不代表拍照好,更不代表用戶滿意。”
失敗讓小米在進軍高端市場中也曾經“軍心不穩”。雷軍透露小米13上市前曾在內部面臨激烈爭議,兩次差點夭折。其中一次是對于小米13要不要繼續做小屏旗艦爭論激烈,“一半以上反對,做小屏全能旗艦很難,對研發能力要求特別高,更難的是即便做到了,成本一定很高,未必賣得好。這幾年我們在高端機投入將近100個億,大家虧怕了。”
而爭論過后,最終小米達成的共識是,“無論多難,我們也要咬著牙用小米品牌做高端。”
國產廠商差什么
小米在高端市場三年征程,也是國產手機廠商在這一戰場征戰的集體縮影。
在這背后,隨著手機市場增長持續放緩,更抗跌的高端市場成為所有人看得到的增量市場。Counterpoint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銷售量同比下降8%,環比下降5%,這也是它連續第八個季度出現同比下滑。這其中蘋果以17%的份額排名第二,它2%的下降幅度在前五大廠商中幅度最小。小米當期以12%的份額排名第三,手機出貨量下滑12%。
無論是折疊屏還是小屏旗艦,都是國產安卓廠商爭搶高端市場的籌碼。
IDC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2023年上半年國產手機在600美元以上高端市場份額達到30.4%,相比去年同期增長2.1個百分點,保持著穩步提升的趨勢,幾年前華為的Mate系列就有單機型近千萬的出貨量。現在華為的P60出貨量也超百萬。其它國產品牌的旗艦機型規劃生命周期出貨量也大多都在百萬以上。
但在這個戰場上,經常被指責“保守”的蘋果依然戰斗力十足。Counterpoint上述報告指出,去年蘋果在高端市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6%,占據該領域總銷售額的四分之三。
Omdia移動終端市場首席分析師李澤剛也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雖然在4000元以上的高端機市場,華為的mate,P系列、小米的數字旗艦、OPPO的Find、vivo的X系列,榮耀的Magic系列的單機型出貨量都超過百萬臺,但是相對它們自己的整體出貨量來看還是非常小,此外“以前Apple一個機型最少也是上千萬的量。”
而在高端戰場出貨量比拼的背后,對于國產廠商來說,更為艱難的戰斗是軟實力的較量。郭天翔也對記者表示,在高端市場,就產品而言國產手機與蘋果、三星等廠商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小,主要的差距還在于品牌力和消費者的認知上。
事實上,雷軍在8月14日當晚也表示,我們這個行業特別特別難,有蘋果、三星、華為這樣的科技巨頭,競爭極其激烈,面對強大的同行才能倒逼我們在技術上尋求突破,才能為我們的未來贏得生存和發展的空間。“高端是小米發展的必由之路,更是生死之戰。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任何動搖,必須死磕到底。”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Secretary Shen Meets with NRTA Director
ShenXiaoming,secretaryoftheCPCHunanProvincialCommi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