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教育智能硬件,會不會是教育股價值重估的催化劑?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2023年網易有道硬件秋季發布會,發布了有道詞典筆X6pro等多款產品,重點說下有道詞典筆X6pro,這款產品被定義為大模型技術在教育硬件領域的率先落地。
主要有兩點思考:一是過去幾年教育智能硬件市場一直在持續增長,是消費電子領域為數不多還在增長的細分領域,其中學習機和詞典筆這些品類的銷售數據都跑得不錯;二是從傳統學習硬件到教育智能硬件,這個賽道已經不是一個新興的賽道,最近幾年玩家們主打一直是技術創新驅動。沿著這個邏輯,比較好奇,大模型技術對教育智能硬件到底有多大影響?
結合對教育智能硬件產業的認識,聊聊對這次發布會的一些看法,歡迎討論~
【資料圖】
在過去相當長時間里,教育智能硬件都是消費電子領域很小的細分領域。但就是這樣一個被忽視的市場,卻在2023年迸發出了驚人的活力。
根據艾瑞咨詢數據,從2020年至2022年,消費類教育智能硬件市場規模251億→353億→431億。今年,消費類教育智能硬件市場規模預計進一步擴容至498億元。其中,不少品類都表現出了不錯的增長潛力。據魔鏡市場情報,今年上半年,以AI為賣點的學習機產品銷售額占全品類的33%,且銷售額同比增長90.2%。再比如,有道詞典筆到去年二季度出貨量累計超300w臺。
單從數據看,教育智能硬件的表現遠遠跑贏了消費電子的大盤。根據IDC數據,2023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14.5%。值得一提的是,與消費電子邏輯類似,技術創新是教育智能硬件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以詞典筆為例,作為詞典筆領域的絕對龍頭,有道詞典筆的發展史也是一部技術迭代升級的歷史。
從2021年發布詞典筆P3專業版到2022年10月發布詞典筆P5專業版,有道詞典筆的SKU進行了全方位升級:根據官方對外信息,在查譯語言上,網易有道詞典筆從中英日韓延伸到100+小語種;在詞匯量方面,從3000萬增加到5000萬;在功能上,有道詞典筆P3只有AI評分糾錯到后來加上了掃拼音查漢字詞、SuperMemo記憶法;在版權詞典上,有道詞典筆也將參考詞典紛紛升級至最新版本。
在不斷升級之下,有道詞典筆的技術已經到了一個比較高的水平。關于這點,我們可以通過一組數據來觀察。今年3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首批詞典筆產品標準測評結果,有道詞典筆 X5 和 P5 率先通過 24 項測試,且在 12 個復雜應用場景中達到 100%的翻譯準確率。
當然,除了技術升級外,詞典筆也在不斷完善自身生態,拓展產品邊界。比如去年8月,網易有道就發布了首個詞典筆 OS 操作系統,用戶可根據自己的需求下載相應的 APP,讓詞典筆實現了“一筆多用”。
沿著這個邏輯,隨著大模型技術的落地,無論是教育智能硬件的品類還是產品功能都將會有更多的可能性,毫無疑問這個市場正在醞釀新的機會。
隨著AI大模型的崛起,教育智能硬件或許正在迎來”iPhone時刻”的關鍵時間點。這個變化在2023年有道硬件秋季發布會上能夠找到一些答案。網易有道發布了全新一代的智能詞典筆——有道詞典筆X6pro,以及有道詞典筆S6和有道聽力寶。
按照發布會上產品介紹的比重,有道明顯這次主推產品是有道詞典筆X6pro。透過這款產品,能夠看到大模型技術對于智能硬件的顛覆性變革:
能夠實現真正的個性化輔導。舉個例子,從前的詞典筆,更多的是一本數字化的詞典,而在子曰大模型的加持下,有道詞典筆X6pro不僅僅解決的是查詞需求,還包括口語和答疑的需求。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按照有道自己的話說“突破了詞典筆的天花板”,用戶體驗得到了全面升級。
就拿一個英語復雜的句子來說,有道詞典筆X6pro會對其做出詳細的拆解。首先,它會指出句子的句式結構及核心主干,再按照邏輯講解了句子中的兩個部分,強調內容和主句,然后很清晰地闡述句子要表達的意思。在這個過程中,有道詞典筆X6pro沒有像傳統的拍搜產品一樣直接提供答案,而是將解答的思路分步提供給學生,做到了像一位AI輔導老師一樣。
新技術帶來了新場景,進而催生新需求。在英語學習中,口語表達一直被認為是“老大難”問題。基于大模型技術,網易有道推出了虛擬人口語教練Echo,她會根據不同年齡段的課標要求,智能推薦相關話題,還能根據孩子的興趣點,自定義對話情景和任務。如今,這一功能首度被應用到了有道詞典筆X6pro上。
除了性能升級外,為了匹配大模型的軟件能力,有道還進行了硬件方面的升級。比如,瑞芯微專為有道詞典筆X6 PRO全新定制的AI計算芯片,能夠從根本上提升了詞典筆的產品體驗。這也是詞典筆行業首顆定制的專用芯片。
可以看到,網易有道對大模型技術在教育場景的落地,體現在軟件、硬件、內容的全方面升級。
當大模型技術徹底顛覆了教育智能硬件,我們必須認識到一個事實:大模型與教育場景存在天然的適配性。這一點也得到了網易有道CEO周楓證實。
周楓將大模型與教育場景適配的原因歸為三點:
一是憑借強大的語言理解和生成能力,可以提供個性化分析與指導,讓學習者得到更合適她自己的學習幫助;二是能夠實現引導式學習,不是直接給出答案,而是逐步引導學習者自己思考,達到更好學習效果;三是全學科知識整合,隨時提供跨學科知識答疑和解題的支持,讓全面的知識和學習輔助唾手可得。
既然大模型與教育場景高度適配,又帶來了另一個問題——我們應該如何評估其對教育公司的影響?在我看來,其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提高行業的競爭壁壘。簡單來說,頭部公司可以將技術優勢進一步轉化為產品優勢,進而形成更高的行業標準,以拉開與后來者的差距。以網易有道為例,在發布詞典筆新產品的同時,有道還建立了有道詞典筆七星標準,在功能、內容、技術等方面全方位提升了行業標準。
二是大模型技術創造的新需求,有望極大提振教育硬件的用戶體量,提升產品本身的市場規模。比如口語教練這個功能,根據此前網上的公開數據,目前在線青少兒英語培訓市場滲透率達到22%,在線用戶規模約為580萬人, 其中一半都是外教一對一,也就是300萬人左右。300萬人的規模,按1500元的客單價計算,直接為詞典筆帶來的增量市場就高達45億。
三是當大模型技術率先落地教育場景,有望率先跑通商業化閉環。作為大模型在應用端商業化為數不多的成功案例,教育股的價值有望得到投資人的重新審視。關于大模型落地的投資機會,不少券商都有提及。比如東吳證券就曾在研報里明確表示,要重視AI+應用投資機會。
通過以上種種不難說明,當大模型與教育場景天然適配性顯現,并逐漸落地至業務層面,或許會為教育股帶來價值重估的新機會,值得期待一下。
$網易有道(DAO)$ $科大訊飛(SZ002230)$
@今日話題 #雪球星計劃#
關鍵詞:
相關文章
元力股份(300174)2023年中報點評:業績逐季改善 硬碳、硅碳材料有望形成第二增長曲線
元力股份(300174)2023年中報點評:業績逐季改善硬碳、硅碳材料有望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