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力股份(300174)2023年中報點評:業績逐季改善 硬碳、硅碳材料有望形成第二增長曲線
元力股份深耕木質活性炭二十余載,依靠木質活性炭、硅化物形成了穩固的營收基本盤,且通過布局超級電容炭、硬碳、硅碳等新能源材料,持續打造第二增長曲線。公司業績2022 年保持較高增速,2023Q1 短期承壓,2023Q2 已顯著改善。我們看好公司在新能源碳材料領域的發展前景,有望帶動公司營收凈利雙增。微調公司2023-2025 年EPS 預測分別為0.71/0.94/1.25 元(原預測值為0.73/0.93/1.24 元)。采用分部估值法,給予公司2023 年目標市值82 億元,上調2023 年目標價至23 元(原目標價22 元),維持“買入”評級。
23H1 業績符合預期,23Q2 業績顯著改善。公司23H1 實現營收9.60 億元,同比 -3.1%;歸母凈利潤1.14 億元,同比 +0.4%。分季度而言,23Q1、23Q2公司分別實現營收4.57 億元(同比 -6.7%)、5.02 億元(同比 +0.4%);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0.45 億元(同比 -10.9%)、0.68 億元(同比 +9.7%)。分業務而言,公司23H1 年木質活性炭實現營收5.97 億元(同比 +0.2%),毛利率27.70%(同比 -1.65pcts);硅酸鈉實現營收2.93 億元(同比 +5.1%),毛利率9.32%(同比 -0.84pct);硅膠實現營收0.69 億元(同比 -35.4%),毛利率31.40%(同比 -2.40pcts)。23H1 公司毛利率為22.36%,其中23Q1、23Q2 公司毛利率分別為21.65%、23.0%,呈現逐季改善態勢。
公司將推出事業合伙人中長期持股計劃,強化公司持續發展動力。2023 年7 月10 日,公司發布《事業合伙人中長期持股計劃(草案)》,該計劃實施期限為十年(2024-2033 年),每一年度實施一期,各期滾動設立、相互獨立,董事會將根據各年度核心人才吸引、激勵、保留的實際需要,確定各期具體參與人員和金額。參與對象在任一存續時點持股總額累計不得超過總股本的10%,在任一時點持股累計不得超過總股本的1%。該計劃有助于加強公司與員工利益的長期綁定,強化內部激勵,調動核心管理團隊積極性,激活公司長期成長動力。
(相關資料圖)
強化木質活性炭龍頭地位,擴張產品應用領域。截至2022 年底,公司木質活性炭產能已突破12 萬噸,市占率穩定在30%以上,領先優勢不斷擴大。除了食品飲料等傳統應用領域之外,公司不斷開拓木質活性炭的應用領域,包括穩步布局藥用活性炭市場,以及大力拓展在氣相吸附領域的應用。公司的竹基顆粒炭產能正在有序擴張,有望在煤質活性炭主導的環保領域逐漸替代煤質活性炭,且享受環保用活性炭行業的高增速。
鈉電產業化進程加速,看好遠期發展前景。(1)兩輪電動車領域:2023 年以來,雅迪、臺鈴、新日等企業陸續發布了搭載鈉離子電池的兩輪電動車,天能股份、超威電源、星恒電源等企業陸續發布了適用于兩輪車的鈉離子電池。(2)新能源汽車領域:在工信部2023 年6 月份公布的第372 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中,首次包括了兩款搭載鈉離子電池的車型,分別是奇瑞汽車與寧德時代合作的奇瑞QQ 冰淇淋純電動車型,以及江鈴汽車與孚能科技合作的羿馳牌玉兔純電動車型。(3)新型儲能領域:中科海鈉、鵬輝能源、比亞迪等企業均已在運行十兆瓦時級鈉離子電池儲能項目,而華寶新能、派能科技、遠信儲能等儲能企業也均已布局鈉離子電池。在三大應用場景驅動下,鈉離子電池產業化正在加速,預計將迎來廣闊的發展前景。
動力電池快充大勢所趨,硅碳負極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續航里程與補能時效性是影響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的主要因素,快充技術日漸成為新能源中高端車型的標配,也成為動力電池制造商新一輪的競爭焦點。根據寧德時代公告,麒麟電池已于2023 年一季度量產,在電池體系結構上相較現在常見的2C 充電體系具有一定改變。根據理想等車企公告的規劃,末來具有4C 快充能力電池滲透率預計將持續提升。負極是決定電池充電速率的核心材料,通過二次造粒、炭 化包覆、摻硅等技術路線可為加速鋰離子遷移脫嵌過程提供良好構造條件、提高儲鋰性及抑制鋰析出效應、穩定SEI 層和材料結構。
公司硬碳、硅碳材料等新能源碳材料正在產業化,持續打造公司第二增長曲線。
2023 年1 月,公司全資子公司元力新能源碳材料(南平)有限公司成立。公司利用在碳材料相關領域的產學研積淀,正在加速打造公司碳材料在新能源領域應用的優勢地位。當前公司超級電容炭、硬碳、硅碳負極材料等項目均在有序推進,有望持續受益于鈉電產業化、動力電池快充滲透率提升的進程。2023 年有望成為公司新能源碳材料產品放量元年,形成新的業績增長點。
打造竹、炭、硅、能四大產業循環,憑借綠色發展持續降本增效。公司以建設循環產業園為抓手,通過物料與熱能的循環利用,將活性炭、硅酸鈉、硅膠、清潔能源等業務板塊有效連接,有望持續降本增效。此外,根據公司公告,公司將深化與益海嘉里金龍魚的合作,致力于推進稻殼、稻殼灰生產水玻璃、活性炭的良性發展,已在遼寧盤錦就有關項目開展建設工作,實現了在新型原料稻殼方面的戰略布局,有利于不斷強化公司的長期競爭力。
風險因素:宏觀經濟運行風險;市場競爭日益加劇風險;公司募投項目實施進展風險;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風險;匯率大幅波動風險。
投資建議:元力股份深耕木質活性炭二十余載,依靠木質活性炭、硅化物形成了穩固的營收基本盤,且通過布局超級電容炭、硬碳、硅碳等新能源材料,持續打造第二增長曲線。公司的木質活性炭一方面依靠在食品飲料等傳統領域的剛性需求,一方面推進在煤質活性炭主導的環保領域逐漸替代煤質活性炭,且享受環保用活性炭行業的高增速。我們看好公司在新能源碳材料領域的發展前景,有望帶動公司營收凈利雙增。公司憑借規模化優勢、綠色循環生產方式持續降本增效,強化龍頭地位。考慮到公司2023 年以來硅膠業務承壓,以及2024年之后新能源材料業務放量的確定性較強,我們微幅調整公司2023-2025 年EPS 預測分別為0.71/0.94/1.25 元(原預測值為0.73/0.93/1.24 元)。我們預計,2023 年之后公司主營將分為傳統業務(活性炭、硅化物)、新能源材料業務(超級電容炭、硬碳、硅碳),適合采用分部估值法:(1)對于傳統業務,我們預測2023 年歸母凈利潤為2.5 億元;2023 年可比公司(金三江、新日恒力)的PE(Wind 一致預期)平均值為16x,我們給予公司傳統業務2023 年PE16x,對應市值約40 億元。(2)對于新能源材料業務(超級電容炭、硬碳、硅碳等),該領域尚處于產業化初期,但產業化趨勢明確,我們采取市銷率估值法進行估值;參照璞泰來、中科電氣、翔豐華等可比公司,其2019 年以來PS(TTM)均值分別為9x、7x、6x;在新能源車滲透率快速攀升的2021 年,其PS(TTM)均值分別為13x、11x、9x;考慮到公司在硬碳、硅碳、超級電容炭等領域具有技術優勢,預計2025 年公司新能源材料業務營收為6.17 億元,審慎給予8x 的市銷率,則2025 年該部分業務對應市值有望達49.4 億元,審慎假設折現率8.2%(WACC 為8.2%),則對應2023 年市值為42.2 億元。綜上,上調公司2023年目標市值至82 億元,上調2023 年目標價至23 元(原目標價22 元),維持“買入”評級。
關鍵詞:
相關文章
元力股份(300174)2023年中報點評:業績逐季改善 硬碳、硅碳材料有望形成第二增長曲線
元力股份(300174)2023年中報點評:業績逐季改善硬碳、硅碳材料有望形成
精彩推送
元力股份(300174)2023年中報點評:業績逐季改善 硬碳、硅碳材料有望形成第二增長曲線
元力股份(300174)2023年中報點評:業績逐季改善硬碳、硅碳材料有望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