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獲屋檐下的幸福!寶山這里優化改進美好樓組
【資料圖】
寶山區羅店鎮寶欣苑一居屬于動遷房性質,人口屬性較雜,居民素質參差不齊,房屋質量不佳,小區眾多部件也開始老化,導致居民歸屬感不強,社區居民對社區治理參與度不高。
為積極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寶欣苑第一居民區黨支部開展“美好樓組優化改進,共獲屋檐下的幸福”舉手制黨建項目品牌。以“活力樓組”為載體,采取“黨建引領”“你舉手、我搭臺”的方式,充分動員社區居民積極參與社區治理,進一步增強居民對社區、樓組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線上線下齊征詢,居民熱情初顯現
小區以8、16號樓為試點,開展活力樓組創建。線上,寶欣苑第一居民區黨支部在“社區通”上發布“活力樓組”創建公告,動員和鼓勵對應的樓組居民和社區達人積極參與創建,公告一經發布,立即得到了樓組長和黨員志愿者的積極響應。線下,黨支部聯合樓組長、黨員志愿者以入戶調研、座談會的方式了解居民的想法、訴求以及居民參與樓組建設的意愿。經過長期的調研討論,居民也展現了較高熱情,最終整理出大廳鐵門年久失修、高空拋物難治理、樓組環境差(尤其樓組大廳內)、樓道堆物嚴重等社區治理問題。
建樓組自治團隊,走出“小家”融“大家”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樓組長、達人、能人、志愿者組建了一支樓組自治團隊,他們定期召開議事會,將身邊居民的意見建議收集,并與黨支部進行討論。同時,開展“樓組眾籌”,動員樓組居民捐款捐物,由樓組長負責資金和物資的統計,治理團隊共同研討“樓組自治金”用途規定和樓組自治項目分類指南,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自治團隊無私奉獻下、在樓組建設忙前忙后的感召下,越來越多的居民加入了社區自治中,走出“小家”、融入“大家”,樓道成了居民從家庭生活走向社區交往最近距離的公共空間。
攜手打造活力樓,共建和諧鄰里情
在創建活力樓組時,樓組的達人能人各顯神通。設計達人對于一樓大廳進行了規劃設計,圍繞樓組特色進行美化。種植達人開辟了家門口“一尺花園”,居民們一同幫忙耕地、澆水,將雜草叢生的綠化帶變成居民共享“微花園”。同時,還開展“我的樓組我做主”系列活動,從樓組的起名、議事、樓組公約等,讓居民參與,投票表決。開展形式多樣的大手拉小手“親子活動”,促進家庭與家庭之間的融合;開展豐富多彩的花卉講座,讓更多居民學習種植花卉的知識,提升居民種植熱情,使得“一尺花園”能長效自治管理。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不僅促進了居民之間的融合,讓更多居民積極主動參與樓組自治,更提升了居民獲得感、滿足感和歸屬感。
寶欣苑一居通過開展“美好樓組優化改進,共獲屋檐下的幸福”舉手制黨建品牌。使樓道居民從最初“自掃門前雪”的點頭之交變得熟絡起來。達人、能人也通過樓道微信群找到了展示的平臺,并能共同參與到樓組的建設中。不知不覺中,樓道里的堆物不見了,一樓大廳煥然一新,空地前的非機動車大家也有序停放了,大家見面開始熱情相待,樓道的氛圍一下變得溫馨、溫暖了。樓組建設也更新了模式,從“要我改”變成了“我要改”,真正詮釋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理念。
黃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