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習」我們不能嫁禍于海,一點兒也不行
50年前,周恩來說,核電站的設計、建設,必須絕對安全可靠。我們不能嫁禍于海,一點兒也不行。
1972年6月5日,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
這是為了霸權、為了賺錢而不顧一切后果的罪惡行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周恩來密切注視著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工業發展所引起的江河湖海污染問題,要求我國在工業發展中盡早注意這一問題。
油船、運載核武器的船容易污染海水。為此,加拿大規定,從北冰洋起,北海領海100海里不準任何污染海水的船只通過。周恩來支持加拿大的規定,并說,整個美洲都發生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同樣會提到地中海沿海國家,提到亞洲國家、非洲國家的議事日程上。
他還譴責在海洋進行核試驗、向海洋傾倒垃圾以及用電擊方法捕魚等等,是為了霸權、為了賺錢而不顧一切后果的罪惡行為。
日本在20世紀50年代末,水污染事件不斷發生。20世紀60年代末,日本的水污染愈演愈烈,成為社會的一大公害。位于本州島中部大阪府和京都府附近的琵琶湖也受到污染。
周恩來說,現在“公害”已成為世界的大問題,日本最大的琵琶湖都污染了,近海已無魚,非到外海打魚不可。
他批評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現代化過程中給河流、海洋乃至整個地球帶來的污染和破壞,并指出中國在向工業化與現代化的發展中要吸取西方的教訓,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核電站的設計、建設,必須絕對安全可靠
周恩來從保護全人類健康的角度,強烈批評有的國家多次在大氣層進行核試驗。他還關注核潛艇和核電站排放的廢氣、廢水和廢物對人類產生的不利影響,提出一定要以不污染國土、不危害人民為原則。
周恩來對于秦山核電站工程,要求在設計、施工時就注意對廢水、廢氣、廢物的處理問題。
周恩來在辦公。
1970年12月15日,周恩來在中央專委會會議上聽取秦山核電站工程匯報時指出:我們不能嫁禍于海,一點兒也不行。
1974年3月31日,周恩來主持中央專委會會議,再次聽取秦山核電站工程技術情況匯報。在談到核電站的安全問題時,他強調:核電站的設計、建設,必須絕對安全可靠,特別是對放射性廢水、廢氣、廢物的處理,必須從長遠考慮。一定要以不污染國土、不危害人民為原則。
絕不讓我們的長江變成密西西比河
周恩來十分注意學習和借鑒國外關于環境保護工作的經驗。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一切合法權利的決議。毛澤東、周恩來批準組成出席該屆聯大的中國代表團,熊向暉被任命為代表之一。
行前,周恩來囑咐熊向暉應相機了解美國的環境保護情況。
在紐約期間,熊向暉從《紐約時報》上收集了有關美國主要社會問題的一些材料,歸國后譯出,以《美國社會剪影》為題印發。
其中關于美國環境保護工作的情況,周恩來最注意的是以下兩篇:
第一篇:《密西西比河:污染的通路》(摘譯),原載1971年12月8日《紐約時報》。主要內容講:美國人正在摧毀他們偉大的河流。但是現在,密西西比河卻成了排污納毒的壕溝。它現在是如此之臟,以致幾乎不可能在其中游泳或捕魚了。
第二篇:《州長說,“不可能”》(摘譯),原載1971年12月10日《紐約時報》。主要內容講:洛克菲勒州長今天說,參議院通過的在1985年以前停止向全國水道傾倒污染的物質的法案,其目標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
看了上面兩篇報道后,周恩來說了兩句話。
一句是:絕不讓我們的長江變成密西西比河!
另一句是:治理污染要花錢,但是光靠錢治理不了污染!
本文摘編自2021年5月21日《學習時報》
原文作者:曹前發
圖片來自中國組織人事報
歷史文章總書記對做好新疆工作強調兩個“到位”年輕干部要學會“聊家常”習近平:國際規則不能誰的胳膊粗、嗓門大,誰就說了算編輯:劉雅婷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颶風“伊達利亞”位于佛羅里達州塔拉哈西以南約185英里(300公里)處;最大持續風速為110英里/小時(175公里/小時)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颶風“伊達利亞”位于佛羅里達州塔拉哈西以南約18
精彩推送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颶風“伊達利亞”位于佛羅里達州塔拉哈西以南約185英里(300公里)處;最大持續風速為110英里/小時(175公里/小時)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颶風“伊達利亞”位于佛羅里達州塔拉哈西以南約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