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讓“小井”釀大禍 訴前磋商助推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綜合治理
(資料圖片)
“以前總看到電纜井檢查門被隨意打開,里面堆放著雜物。整治后,電纜井都做了防火封堵,物業人員也加強了消防安全日常巡查,我們住得更加踏實啦!”日前,區檢察院聯合區住房城鄉建委、江津區消防救援支隊對一起公共安全領域的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回訪時,小區居民述說著前后的變化。
“消防安全直接關系著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不容有半點疏忽。”今年4月,為排除消防安全隱患,區檢察院在轄區開展了為期1個月的“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專項監督活動,對高層建筑密集的6個鎮街進行全面摸排調查。經查,檢察官們發現轄區內部分小區樓棟電纜井未在線纜穿過處采取防火封堵措施,有的電纜井中甚至未澆筑樓板。
“電纜井是高層建筑中為供電、通信電纜設置的垂直通道。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這些電纜井應在每層樓板處采用不燃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且與房間、走道等相連通的孔隙也應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據承辦檢察官顧志峰介紹,小區樓棟防火封堵如果做得不徹底,不僅存在消防安全隱患,還有人員墜落的風險。
5月24日,區檢察院在充分調查后,就上述問題和負有監管職責的區住房城鄉建委、江津區消防救援支隊開展公益訴訟訴前磋商,建議對涉案小區的消防安全隱患進行規范整改,并對轄區內高層住宅小區及其物業服務企業進行全方位消防安全排查,同時做好常態化宣傳工作,提高轄區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
相關行政部門對此高度重視,立即部署落實,針對檢察機關指出的消防安全問題、管理漏洞逐一排查整改,并在全轄區啟動消防安全專項整治行動,通過警示約談、制發整改意見書、定期排查安全隱患等方式,督促物業等單位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高樓電纜井起火時,因其特殊構造,極易形成豎向的‘煙囪效應’,助長火勢蔓延。市民若發現電纜井防火封堵不到位、防火門未關嚴、占用電纜井等問題,請及時聯系物業,消除火災隱患。”期間,相關行政機關還專門開展多場次消防安全宣講和實操培訓,普及消防安全知識,提高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