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27從中國西部發射,15馬赫摧毀南海高速靶船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 “關注” ,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有媒體報道稱,中國東風-27導彈可能在本月早些時候進行了一次長距離試射,飛行數千公里后在南海區域精確打擊了高速移動的目標。國力的強盛是否意味著威脅?
對此,美國太平洋司令部表達了“嚴重關注”。這一事件再次引發了美軍對中國軍力發展的擔憂。一個主權國家進行常規武器試驗,為何會招致如此高度的戒備和焦慮?
(資料圖片)
美軍對中國武器試驗的反應,折射出雙方之間依然存在的疑慮與猜忌。
兩國處在一個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世界體系之中,應合作共贏,避免爭端。兩國有必要推動中美關系向前發展,造福兩國乃至全世界的人民。
一、東風引發美軍擔憂
這一次東風-27發射,是從中國西部內陸基地發射,經過數千公里的飛行后,精確打擊行駛在南海上的高速船目標,其精度威力可見一斑。
這意味著,發射自中國腹地的東風-27導彈,一旦形成實際戰力,將可覆蓋整個西太平洋地區。
美軍專家指出,東風-27末段可能實現了高超音速突防技術,這將使其具有更強的戰場生存能力和目標穿透力。
一個可能突破現有防空體系的高超音速導彈,如果大規模裝備并形成打擊力量,確實會對美軍在西太平洋的行動產生重大影響。這也是美軍對東風-27試射高度關注的原因所在。
美國長期以來依靠軍事力量來維持其在世界事務中的主導地位,而相對美軍裝備的先進性,是支撐這一霸權地位的重要基礎。
近年來,隨著中俄兩國國防科技的進步,美軍在某些領域的先進地位面臨挑戰。美國軍費開支長期位居世界第一,但隨著國力相對衰退,維持高昂軍費對美國而言也愈發困難。
美國在高超音速領域的發展并不盡如人意,一些重大項目甚至以失敗告終。將注意力指向中國軍力,可以避免美國國內對此類項目質疑的聲音過于高漲。
二、中美應加強戰略對話
美軍擔憂背后的種種因素,需要理性看待中國軍力發展,尤其是像東風-27這樣的武器裝備,其防御性質應得到理解。中國身為主權國家,武器升級主要是為了地區防御布置。
中國的國家防御建設,相關武器升級都是完善人民安全,保護本國人民所進行的行為,沒有其他額外的意圖,不希望任何第三方曲解其意。
中國軍費開支相對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遠低于美國等國,中國堅持和平發展道路,不稱霸不擴張,已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
當前中美實力對比來看,中國仍處于從總體上應對各種安全威脅的階段,必須保持適度的國防力量。提升自衛能力是每一個主權國家的正當權利,不應被曲解和妖魔化。
美國頻頻向中國周邊地區輸送攻擊性武器裝備的背景下,中國謹慎發展防御力量尤其必要。
保持戰略定力,防范軍事對抗,這對于防止戰略誤判,維護地區穩定,對于中美雙方乃至整個世界都是至關重要。
這要求中美兩國加強對話溝通,建立健康穩定大國關系。兩國在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上開展務實合作應共同努力,與其他國家建立良好的亞太安全框架,防止地區出現戰略誤判。
三、合則兩利,斗則俱傷
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中國進行有限的防衛性軍力發展也是大勢所趨。不要被表面的疑慮蒙蔽了視線,而要把握歷史主動,推動中美關系朝著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
中美合則兩利,斗則俱傷。國與國之間存在利益沖突在所難免,關鍵是要本著合作共贏的精神來妥善處理這些分歧。
中美兩國要保持定力,不能被一時的矛盾蒙蔽雙眼,應該從兩國人民福祉和世界前途的高度來考量問題。兩國能否破除疑慮、建立信任,將對整個世界產生深遠影響。
總結:
東風-27導彈試射事件及其引發的美軍反應,看到美對華政策仍受冷戰思維影響,夸大中國軍力威脅,這不利于戰略互信。
中國防御性建設被誤讀不應該,重要的是中美要本著合作共贏的大局出發。歷史潮流滾滾向前,中美關系的發展仍有許多不確定性。
中美關系最終將走向何方?兩國有無可能擺脫猜疑,實現真正的合作共贏?
只要兩國通過對話化解分歧,建立新型大國關系,秉持理性和長遠眼光,就一定能夠合作共贏,實現和平發展。中美人民也期待和希望兩國關系能夠不斷向前,共同創造人類美好未來。
由于平臺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 “關注” ,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國海證券給予賽恩斯買入評級,2023年中報點評報告:2023Q2收入增速環比提升,利潤增速受管理費用提升影響
國海證券08月27日發布研報稱,給予賽恩斯(688480 SH,最新價:27 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