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發函督促房企提升業績,是在“越俎代庖”!
【資料圖】
日前,一張“南昌縣住房保障中心關于欣光花園項目營銷工作的函”的圖片在網上流傳。函件顯示,欣光花園項目2023年二季度銷售排名靠后,嚴重影響了該縣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希望該項目及時調整營銷策略,對銷售不力的營銷團隊進行約談、調整、解聘,并提交銷售整改措施。8月15日,南昌縣住房保障中心相關負責人回應稱,確實發過該函,意在敦促該公司想辦法提升銷售業績。(8月15日《中國新聞周刊》)
什么叫“好心辦壞事”?這份紅頭文件給出了一個直觀答案。該縣住保中心自認為出于好心,沒有做錯什么,但實際上犯了一個原則性、常識性錯誤:政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有形之手”伸得太長、隨意越界,“無形之手”被束縛得太多、太緊,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甚至適得其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應該說,當地的房地產政策很給力。據報道,今年上半年,南昌縣先后出臺了多項優化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稱得上“力度極大”。受此影響,該縣房地產銷售情況整體呈回暖之勢。該給的政策都給了,整體銷售情況也在向好,但仍有項目嚴重“拖后腿”,作為重要職能部門的縣住保中心給房企發函督促一下,未嘗不可理解。
但問題是,督促不等于干預,把問題歸咎于銷售、遷怒于銷售團隊也不是客觀、專業的態度。否則,不必等相關部門鞭策,房企自己早就把銷售團隊“拿下”了。樓盤賣不動、業績慘淡,壓力最大、最著急的莫過于房企,這時候房企最需要的是相關部門政策層面上的精準幫扶,而不是具體銷售層面上的“指手畫腳”。
對相關部門而言,督促房企提升銷售業績的正確方式是,精準把脈、對癥下藥,通過公共政策引導企業按照市場規律解決銷售難題,而不是“越俎代庖”,直接干預企業、干預市場。樓盤不好賣,原因比較復雜,除政策外,還涉及樓盤地段、質量、價格以及市場需求、預期等諸多因素,將主要責任甩給銷售,是不懂市場、不尊重企業自主經營權的體現。
說到底,房地產銷售是市場行為,企業有自主經營權,相關部門在政策優化上下足功夫就行了,接下來應讓市場“無形之手”發揮決定性作用,從而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在當前國內樓市表現仍難言樂觀的情況下,這種“亂伸手”的現象值得警惕。(陳廣江)
來源:每日甘肅網-絲路話語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紙漿:進口成本走平,下游需求改善,漿價區間震蕩
一、期貨市場概覽數據來源:文華財經新世紀期貨截止上周五,SP2309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