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開年“搶收”源于資金壓力 20家房企抗疫促銷“搶收” 疫情過后房企業績分化或加劇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恒大集團、綠地控股、中南置地、弘陽地產、世茂房地產、融信中國、陽光城、正榮地產、雅居樂、富力、美的置業等超過20家房企開展了全國性的營銷動作,涉及的措施涵蓋無理由退房、折扣優惠、獎金等。并且和往年相比,房企更加重視“線上平臺”和“全民營銷”。
僅僅一周時間,房企的營銷好戲輪番上演,與此相對的則是一季度房企的銷售疲軟和現金流吃緊。
“疫情疊加行業天花板,在2020年的競爭格局中,大型房企已經全力搶跑,收割市場份額。與此同時,中小企業有的是無意識搶跑,有的沒能力(沒貨、沒錢)突出重圍。無疑,今年行業分化會更明顯。”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告訴記者。
優惠措施是否實在?
對于這一波營銷潮,有著20余年行業經驗的某房企京津冀事業部總經理高陽表示,似乎每年春節后一開工就會陸續有營銷措施出臺,形成一波熱潮,所以往年才會有“小陽春”的說法。而且,類似打折銷售的套路往年也曾出現。
但今年比較特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年初樓市“起勢”低迷,預期也較悲觀,所以無論是從融創開始的“無理由退房”,還是恒大推出的75折優惠,都更能引起購房者關注。同時,也得到不少開發商響應,因為大家都想快點提振市場。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觀察,目前各家企業推出的銷售措施,如“無理由退房”期限從30天到180天不等,傭金獎勵額度從1%到3%不等,賣房獎勵則從1000元到10000元不等。但記者在多個購房群發現,更多的仍是“漲價后折扣”“最多降1000元”“沒有優惠”“和去年某期一樣”“只是公寓在降”等評價。
高陽認為,房企給出的優惠是否實在,其實會直接影響到用戶對開發商行為的后續判斷。“建議后續跟進的房企應相對謹慎,如果一次性優惠不到位,后續反而會影響實際成交。”高陽表示,優惠促銷沒毛病,但謹防引起局部大面積房價波動。
旭輝集團總裁林峰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直言,不會跟進這類營銷措施。行業進入穩速發展,大家都要確保油箱里的油能支撐到下一個加油站,而不是猛踩油門。
大房企的營銷爭鋒
恒大的這一波操作有其優勢,但卻不易復制。高陽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恒大)第一輪優惠舉措就需要足夠的傳播預算和渠道資源,并非每個企業都有這樣的積累。接著是一個大手筆折扣,就產生了持續發酵的傳播效應。如“恒房通”注冊量一夜暴增,說明其已經做到了引流的目的。等疫情過后,這部分流量將會轉化出來。
“更重要的是,在這一波操作中,是能夠積累不少客戶定金和認購金的,相當于用很低的營銷費用做了融資。”高陽直言,這種營銷方式雖然褒貶不一,卻有不小的效果,但要復制操作,還是有不少門檻。
也有企業無意跟進。祥生地產浙南區域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公司屬于大量合營項目的企業,不可能有(打折促銷)這樣的利潤損失。“企業是否適合這類營銷措施,還得看自己的體質和具體指標要求。一些公司是以利潤為主導,極少選擇以價換量的方式。一些以現金流為主的房企,宗旨是加快周轉率,會打出很多營銷手段,但具體力度如何,得考慮企業的現金、負債等情況。”
該負責人表示,企業就算是選擇降價促銷,也只會選擇郊區滯銷項目,不可能大范圍促銷,否則所有項目都得賠錢。而且企業要考慮后續市場行情,保留一些項目做溢價。“況且如果打折降價力度太猛,市場可能會被攪亂。”
搶收源于資金壓力
資金緊張疊加償債壓力,或許是春節后房企第一波營銷潮起勢如此“剛猛”的重要原因。
2020年是房企的償債高峰期。克而瑞數據顯示,中資房企在3月、7月、8月分別要面臨727.5億元、721.1億元和819.2億元的償債總額。
負債之外還有資金壓力。據林峰預估,今年一季度房地產回款規模或同比下降40%左右。“希望今年的限貸和按揭額度能有所寬松,否則有很多短債到期的企業將會很難過。”
不難判斷,在今年的行情下,去庫存、抓回款是房企的重中之重。而隨之,高杠桿、土儲驅動的行業模式或將被顛覆。
林峰直言,土儲已經變成了“雙刃劍”,在金融去杠桿疊加限價的情況下,土儲不是彎道超車的發動機,而是套在脖子上的枷鎖,沒有不行,太多了也不行。尤其在今年,庫存很可能會吃掉利潤。
“疫情之下,房企既缺資金又缺利潤,所以庫存必須要嚴控,可售庫存總量上限最好不超過4個月的銷售額。” 用林峰的話說,房企快周轉依然要保持,盤活存量是最重要的生存之道。
張波對此表示認同,他指出,畢竟每家企業現有的現金流基本只能支持4~6個月,如果沒有這波大促,后果可想而知。能賣一套是一套,現金回籠減緩壓力才能生存,釋放利好才能穩定股價和投資者信心。“也由此,這一波較量之下,掉隊的、周轉回款跟不上的房企可能就會滑落下去。只能說疫情過后,房企分化將更為明顯。”
相關文章
恒大曬出網上銷售成績單 3天賣房近5萬套、攬金580億!
這或許是房地產商銷售最平淡的新春,也是他們奇招頻出、不斷創新的新篇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房地產開發商們紛紛關閉線下售樓處,轉而開
房企開年“搶收”源于資金壓力 20家房企抗疫促銷“搶收” 疫情過后房企業績分化或加劇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恒大集團、綠地控股、中南置地、弘陽地產、世茂房地產、融信中國、陽光城、正榮地產、雅居樂、
2020年首月百強房企銷售額同比降12% 疫情影響去化節奏
為配合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1月26日中房協倡議企業暫停各地售樓處銷售活動,使得春節期間的返鄉置業行情戛然而止,各大房企的
2020年地產股行業融資將邊際好轉,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幾何?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額159725億元,增長6 5%,毫無懸念創出新高。受益于行業規模的增長,地產股在2019年的走勢也頗為喜人。
商品房銷售額再創新高 逼近16萬億!2019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額再創新高
2019年,商品房銷售額再創新高。每經記者 包晶晶每經編輯 魏文藝今日(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9年1~12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
望京科技園為134家企業減租金 將陸續得到園區減免房租的優惠政策
記者16日從朝陽區獲悉,望京科技園區的134家中小微企業,將陸續得到園區減免房租的優惠政策。望京科技園區成立于1999年,20年來,以默沙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