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有望觸底企穩 央地密集出臺政策促消費回補?
“很多消費并不是消失了、只是延期了,待疫情結束后自然會釋放。”2月24日,在國務院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情況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秘書長叢亮表示,疫情對中國經濟的沖擊是暫時的、短期的。比如2003年SARS期間,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最低到了4.3%,到7月份就大幅回升至9.8%。
“全國疫情發展拐點尚未到來。”2月2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作出上述判斷,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積極擴大有效需求,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
“歷史經驗顯示,雖然疫情在短期內對消費會造成沖擊,但長期影響并不顯著。”蘇寧金融研究院消費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只要疫情能夠快速得到控制,全年的消費將不會受到太大影響。疫情結束后,消費必然會迎來一波“報復性反彈”。
二季度將處于恢復期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最終消費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是57.8%,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但此次疫情使得全民減少出門、居家隔離,極大地影響面對面的線下消費,包括旅游、交通、娛樂、零售、餐飲等。而據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估計,在今年1―2月,疫情對消費的總影響是1.38萬億元,等于去年總消費的5.5%。
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副司長王斌2月20日表示,疫情對消費短期影響較大,中期影響平緩,后期逐步恢復。“從時段上看,疫情高峰對1月、2月特別是2月份影響最重,3月份消費市場有望觸底企穩;預計二季度消費市場仍將處于恢復期,下半年進一步好轉,受疫情影響的部分補償性消費進一步釋放。”
下一步,如何促進消費,彌補失去的兩個月?“根據規律,投資和出口的恢復較為迅速和明顯,而消費的恢復時間相對更長,特別是可選消費。”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王軍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王軍認為,促進消費回補主要是對必選消費,可選消費的損失或減少很難回補。他建議,在今年的2―4季度,對特定行業、重點地區的特定居民,如老年群體、學齡前兒童、城市及農村低收入困難群體等,以發放消費券的形式,提振短期消費。
付一夫則認為,短期來看,應抓住疫情期間廣大居民線上消費需求的井噴期,大力支持零售企業線上轉型。同時著力暢通交通運輸,包括打通“大動脈”與暢通“微循環”,以此來滿足城市物流與居民日常所需、保證“最先一公里”與“最后一公里”的銜接到位。
從長期看,付一夫建議,需求端,應從切實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尤其是農村)、改善三線以下城市和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下功夫;供給端,要著力推動技術進步與生產效率提高,以此來實現商品質量更加優化與商品品類愈加豐富,激發消費潛力。
地方政策在路上
近日,廣東佛山打響了2020年鼓勵汽車消費的第一槍。今年3月1日起,消費者在佛山購買新車將獲得2000元補助,汽車以舊換新可獲得3000元補助。
政策鼓勵的背后,是慘淡的汽車產銷數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78.3萬輛和194.1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3.5%和27.0%。自2018年7月開始,中國汽車業已經連續負增長18個月,而肺炎疫情又使汽車產業雪上加霜。
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副司長王斌在2月2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將出臺進一步穩定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鼓勵各地出臺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增加傳統汽車限購指標和開展汽車以舊換新,減輕疫情對汽車消費的影響。
廣州、深圳也將跟進。2月21日,廣東省印發《進一步穩定和促進就業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推動有條件的地市出臺老舊汽車報廢更新補貼政策,鼓勵廣州、深圳進一步放寬汽車搖號和競拍指標。
付一夫認為,在環保、交通擁堵等壓力之下,大城市要完全放開限購政策不太現實,需要以身處三線以下城市和地區、消費升級正在提速的“下沉人群”為突破口,為他們的汽車消費提供便利和支持。
除了汽車,網絡消費也是本輪促進政策的一個重點。例如,2月16日,甘肅印發《關于商貿流通服務業應對疫情影響穩定市場消費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擴大“宅消費”、支持“中央廚房”消費、發展“虛擬再現”消費、推廣“社區團購”消費,加快經營模式創新,促進消費升級轉型。
2月15日,福州市出臺《關于應對疫情促進商業消費增長的措施》,通過四條具體措施促進消費,大力發展網絡消費,對線上企業實現社零總額增長給予額外獎勵。2月7日,廣西出臺30條措施促進經濟平穩發展,其中包括支持餐飲和商超開展線上下單、線下“無接觸”配送。
中國消費經濟學會會長、西南財經大學教授楊繼瑞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當前既要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又要促進消費,就需要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通過線上消費,以及重構社區消費場景,改變消費習慣,形成少集中、少扎堆式的消費。“把精準化、高端化的商品,通過線上配送達到社區,這樣既可以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同時也可以避免對疫情防控帶來的影響。”
相關文章
多地醞釀減負細則 6500億元“四險”減負目標謀定
自2月20日人社部、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于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的通知》后,各省正在抓緊制定具體實施辦法,盡快兌現減免政策
央行等六部委發布會釋放八大政策信號 宏觀政策基調生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月24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央行等六部委介紹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這一
超20城出臺新政解壓樓市 超百家房企開啟線上售房模式
近日,克而瑞監測,房企200強中有143家重啟或新推出線上售樓處,107家房企推出集團或區域自有平臺線上售樓處。與此同時,超20家房企開展了
各地綜合施策,資金支持 資金支持經營減負 激發文旅市場活力
24日,浙江建德市一家文創公司的生產車間內,員工在給工藝品上色。疫情防控期間,電影院、文藝演出場所、文博單位、旅游景點等均暫停營業。
銀輪股份2019年凈利3.2億同降8.29% 低于券商預期
2月24日,銀輪股份(002126)發布2019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36,994 59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 9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