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村“勝利”了
新華社天津8月29日電題:勝利村“勝利”了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白佳麗
這些天,“95后”的勝利村黨總支副書記馬曉凱工作依然繁重,但心情卻與十多天前全然不同。
又起了個大早,他先到村委會核對農田受災情況數據,整理好村民轉移安置期間的補助表格后,便騎上電動車“走街串巷”。
“大家剛從轉移安置點和親友家回來,有啥需求得去問問?!瘪R曉凱說著,一路與老鄉打著招呼,“家里收拾好了吧?”“老人身體怎么樣?”“水電氣現在都沒問題!”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發生后,“九河下梢”天津面臨嚴峻復雜的防汛抗洪形勢。勝利村所在的靜海區臺頭鎮,成為這座千萬人口超大城市防洪抗洪的關鍵一環,也是全市唯一一個整建制轉移的鎮。
流經勝利村的大清河,是海河流域重要的泄洪通道。隨著大清河水位持續上漲,8月1日凌晨2點起,大清河東淀蓄滯洪區啟用。地處蓄滯洪區內的勝利村,開始組織3000多名村民離開家園,轉移安置。
“我們走后,水轉著圈圈把勝利村和3個鄰村包圍了?!眲倮宕迕穹吨续P,是大清河畔第一排的住戶,房屋距離大堤僅幾步之遙。
“咱村就在蓄滯洪區里,轉移安置時,大家都覺得不僅莊稼保不住了,連房子怕也要被淹。”與范中鳳住在同一條巷子里的王洪海說。
帶著憂慮,村民們或投親靠友或集中安置。馬曉凱和其他干部們留了下來,保衛家園。
“百姓安全有了保障,我們繼續全力配合有關部門,爭取讓‘搬不走’的村子也不被淹!”回想起當時的場景,臺頭鎮黨委書記蔣峣仍然語氣堅定。
在天津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統一調度下,當地黨員干部、人民子弟兵及市、區有關部門工作人員一道,開始加固環繞四個村莊的大清河圍埝與堤壩。這座始建于20世紀末的圍埝,與大清河北堤形成閉環,環繞著勝利村、和平村、民生村、建設村這“清北四村”,洪水來后,這里不僅是臺頭鎮的第一道“關口”,也是“清北四村”的守護之堤。
“洪峰過境時,‘清北四村’情況十分危急。”堅守一線已20多個日夜的靜海區水務局副局長薛剛說,當時蓄滯洪區高水位運行,圍埝多處出現滲水和管涌,在最大管涌處,洪水像噴泉一樣涌出,甚至把魚都沖了過來。
“我們緊急投入60余人用了7個多小時將管涌封堵。那時在想,此處如果決堤,身后的4個村就完了,百姓就沒有家了?!毖傉f。
“家”最終被守住,勝利村“勝利”了。
8月20日,臺頭鎮、王口鎮、獨流鎮26個村的37000余名轉移安置群眾陸續回家,開始恢復正常生活生產。冷清了十余天的勝利村也熱鬧了起來,煎餅果子攤前排起了長龍,孩子們在巷道間穿梭游戲。
勝利村街道上,當地政府掛上了“最美的路就是回家的路,歡迎回家”的橫幅,不遠處,村民自發掛上另一條橫幅——“我受災,你受累,感恩你們”。
“人民子弟兵離開時,老鄉們起大早、趕著場去歡送?!狈吨续P聲音哽咽,她知道,如果洪水進村,她家必定是受災的第一戶。
百姓轉移安置前,在政府幫助下,一些村民將帶不走的畜禽及時銷售。但也有村民舍不得賣,將它們留在了村里?!笆卮濉钡鸟R曉凱,主動擔起了喂養它們的任務。
“完全不會,就視頻連線養殖戶現學,現在看來成果不錯?!瘪R曉凱笑著說,他已將2000多只雞、七八頭羊交還給村民,養雞的大爺正在給雞調理腸道,盼著它們再長胖點。
勝利村黨總支書記郝運全把關注的重點放在了農業上。“農業是村里的主業,村子保住了,但有不少田地被淹了,我們正在積極排出田地中的水,登記農民的損失并申請補償。”
從8月16日起,天津市水利工程集團項目經理程國明就和同事堅守在臺頭鎮,指揮工作人員開動63臺抽水泵,集中力量將農田中的積水抽排至大清河。
“我們爭取讓農田早日復耕,最好能不影響今年的冬小麥種植。”程國明說。(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