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強勢干預”球員選擇,究竟是用心良苦還是瞎操心?
(資料圖片)
2023年辛辛那提女單比賽鄭欽文第四次輸給世界第一斯瓦泰克后,漫天的網暴朝著這位僅有20歲的中國姑娘飛來,很多網友指責不該辭退前教練佩雷·里巴,應該反省自身的實力和心態;也有的網友認為鄭欽文應該將她的爸爸趕出團隊,過分干預、啥也不懂,簡直就是瞎操心,如果高芙這次美網奪冠,她爸爸一定是罪人!
鄭欽文的父親鄭建坪曾是一名田徑運動員,所以鄭欽文和商俊程、張之臻一樣都屬于“體二代”。從小就出生在這樣的家庭中,似乎鄭欽文也沒得選擇,從6歲開始學習網球到2013年,在湖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上拿下2枚金牌,一戰成名,鄭爸爸幾乎用全部的心血來培養和照顧鄭欽文。從進入到匠心之輪學習的四年再到轉職業,鄭爸爸一直都是鄭欽文的依靠和信仰,每場比賽鄭爸爸都會陪著自己女兒比賽,然后一起復盤、總結。但在前教練佩雷·里巴離開鄭欽文團隊后,他曾談到:“我和她一起比賽,她的成績也一直在上升,但我輸掉了與她父親的對賭協議,所以不得不選擇退出。”其實,這種家庭為主導培養出來的球員,想要完全排除家庭的干擾是幾乎不可能的,但這種“家庭強勢干預”對運動員來說真的好嗎?
談到“家庭強勢干預”,首先讓我想到的一個人就是——徐詩霖,在青少年時期她取得的成就甚至超過了李娜等人。她是第一位在ITF青少年組排名世界第一的中國選手,同時她也是青奧會金牌得主,曾幾何時,她被所有人看好會在職業網壇代表中國閃耀光芒。然而,在2015年底在上海一家酒店的一次打罵當中,徐詩霖同自己的父親徹底決裂。從那以后,沒有了父母和團隊的支持,徐詩霖很快在網壇消失。讓人扼腕嘆息的同時,不得不感慨如果不是徐爸爸的強勢和嚴厲,或許也不會讓徐詩霖小小年紀就每天活在壓抑和恐懼之中,更不會有后來的爆發和叛逆。在一次采訪中徐詩霖曾說:“他很早的時候就把我賣了,讓經紀公司控制我,他把我當做賺錢的工具,有時候還會對我拳打腳踢。”女子網壇里的“惡魔父親”頻出不窮,不僅僅是徐詩霖,皮爾斯、魯西奇等都曾深陷父親的家庭暴力漩渦中。
威廉姆斯姐妹或許是這個星球上最了不起的、最偉大的女子網球運動員,但是她們同樣經歷了一個黑暗的童年。幾乎從很小的時候,父親理查德就主宰了她們的選擇,命令她們打網球,而給出的理由是網球選手可以獲得的高額收入,曾經“利用女兒賺錢”一度讓他背上了“壞爸爸”這個標簽。女子網壇曾有一種傳聞始終不斷:決定“大滿貫姐妹對決”勝負的不是姐妹倆,而是她們的父親。全世界都看得到,比賽時,姐妹倆總朝看臺上望,或許她們心里藏著的是來自于“父親”這個名字的畏懼和可怖。除此之外,理查德·威廉姆斯粗暴地干預兩姐妹的私生活,以及他在觀看比賽時表現出的粗暴和無理,都讓人們給他貼上了“壞爸爸”的標簽。時至今日,大威依然孑然一身,不知道理查德作為父親作何感想?
而說起“壞爸爸”,22屆大滿貫冠軍得主、德國名宿格拉芙又何嘗不是受害者。曾經,格拉芙將自己名下的全部財產都交由她的父親彼得管理,她無條件地信任自己的父親,但格拉芙父親卻利欲熏心,偷稅漏稅,最終不僅把自己弄得鋃鐺入獄,還差點把事業蒸蒸日上的格拉夫拖下水。但格拉芙的父親還曾經因為暴力對待格拉芙而臭名昭著,格拉芙家族的前財政顧問曾在格拉芙父親逃稅案上當庭回憶說,格拉芙父親經常怒氣沖沖地跑到他辦公室說:“我剛才又狠揍了她一頓!”遭遇最親近的人監視、控制、背叛、欺騙,即使如今已經過去多年,但心靈受到的背叛和傷害是永恒的,再也不能復原了……但幸運的是,上帝是公平的,上帝讓她遇見了那個憂郁而深情的男人——阿加西,并且一起建立了幸福的家庭,兩個人能走到在一起或許也是因為兩個人都曾真心地憎恨過網球,并被家庭強勢地推著前進,不允許停下。
家庭本應該是每個人受傷后可以休息的港灣,父母更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但這世界上有太多的父母不舍得放手、不懂得放手,家庭形成的“過度保護”抹殺了孩子所有的自由和獨立性。父母把未完成的夢想甩給了孩子,將不甘心變成了孩子必須前進的壓力,或許每一個網球兒童都應該有一個打造出"老虎"伍茲那樣的父親:當孩子成長時學習如何說話,培養和充實自己;負責任的父母會在孩子成功時開始往回走,并承擔另一項更有益的職責——啦啦隊。
有時候,作為父母是否也該像那首歌唱的那樣對孩子說一句:“放心去飛,勇敢地去追,說好了這一次不掉眼淚……”(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陸小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