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發布國家級減污降碳試點工作框架
(相關資料圖)
在昨天下午舉行的2023年全國生態日寧波主題宣傳活動上,鎮海區發布了國家級減污降碳試點工作框架,全力爭創國家級減污降碳協同創新區。
過去,一提起鎮海大家就會想到其是石化化工領域的“排頭兵”,隨之而來的,是市民對空氣和環境污染的擔憂。
事實上,過去10年間,鎮海區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實現了“七連降”,主要污染物實現“四連降”,環境質量明顯提升。
不僅如此,去年10月,鎮海區成為全市首個省級減污降碳協同試點區,通過探索建立減污降碳指標體系,首次完成了石化園區規劃環評碳排放評價試點。
“地溝油”搖身一變,成了高品質航空燃油;被稱為“環境檢驗師”的千百只白鷺,在鎮海煉化安了家,成就了一個“綠色奇跡”……可以說,鎮海有充足的底氣,發布全市首個減污降碳試點工作框架。
鎮海“曬”出的這份國家級減污降碳協同創新工作框架,通過“1個總綱、3點發力”,為全市持續打造“大美寧波”提供鎮海樣板。
總綱領以美麗鎮海和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以能源、工業、農業、林業等為核心領域,通過工藝改進、節能提效、資源化利用實現多種污染物與溫室氣體的協同減排。
鎮海還將在環境要素治理、石化化工行業、重點科研項目等三個方面發力,全面建立減污降碳協同試點重點工程項目,積極探索減污降碳協同創新鎮海模式,爭創國家級減污降碳協同創新區,力爭“一地示范、全域共享”。
“減污降碳是一個新的課題,在國家層面還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和框架。因此,我們鎮海先行先試,在全國范圍內率先探索了一條以石化化工行業為特色的路徑。我們期待未來能將這條創新路徑,在全國、全行業進行復制推廣。”寧波市生態環境局鎮海分局相關負責人說。(記者李芮滕華 通訊員吳瀅 王璐 尚立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