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紅河縣:“三會一課”進農家強技術促就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年初的時候,村干部召集村里愿意外出打工的人來我家里開會,宣傳外出打工的政策,問村民們想去哪里干、想干些什么工作,政府會幫找,還提供出行費用,后來我家兒子和兒媳就去上海打工了,黨的政策真是好!”云南省紅河縣大羊街鄉格普村村民儂阿抽激動地說道。
今年以來,紅河縣以“三會一課”進農家為契機,堅持黨建引領與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相融合,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百日行動”“春風行動”,以“黨建+”點燃“紅色引擎”,做活“黨建+就業”文章,促進脫貧群眾穩崗就業。
紅河縣充分發揮黨支部堡壘作用,創新實施“三會一課”進農家做好轉移就業平臺搭建,依托滬滇勞務協作機制,加強與該縣農民工主要務工城市以及對口支援幫扶地區人社部門的對接,做好用工信息收集,將崗位需求進行分類登記。通過“互聯網+崗位”服務模式,在微信公眾號、工作群、朋友圈等平臺發布招聘信息,引導用工企業和求職者進行線上對接,實現“人企對接、人崗匹配”。通過開展常態化“線下+線上”招聘活動,形成以“政策宣傳+企業招聘+就業指導+免費接送”就業專項服務體系,降低脫貧群眾外出務工成本,實現勞動力轉移就業。今年舉辦了專場招聘會28場,提供崗位2.8萬余個,實現脫貧勞動力轉移就業5.6萬人、完成州級目標任務5.33萬人的105.16%。
“家里的農活多,還要照顧老人和讀書的小孩,我們兩口子不便外出打工,后來鎮上安排我當護林員,每年工資8000元,既可以照顧家庭,又增加了經濟收入,對我們這樣的家庭很是方便呀”紅河縣浪堤鎮紅波洛村村民楊朋壽說道。針對農村實際情況,該縣統籌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同推進,在各鄉鎮建設一批就業幫扶車間,開發一批公益性崗位,吸納無法外出、無業可扶的農村脫貧勞動力及監測對象就近就地就業。截至目前,開發公益崗位5658個,其中鄉村公益崗位2810個,上半年幫扶車間吸納脫貧勞動力1050人次。
該縣還把“三會一課”與就業實用技術技能相結合,以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方式,把“三會一課”搬到田間地頭,采取縣鄉(鎮)村三級黨支部聯建共建的形式,調動全縣各級各部門積極性,精準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在崗農民工崗位技能培訓等工作,讓黨員群眾學習到了許多實用的技能,使黨課內容不再局限于黨建知識,讓黨課內容變得更加豐富。
下一步,紅河縣將繼續深化“三會一課”進農家、進田間、進項目一線、進小區等活動,切實把“群眾需求,群眾關切”融入“三會一課”制度,細化措施精準服務,提升其針對性和實效性,使開展“三會一課”成為落實脫貧攻堅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推動各項中心工作落地見效的助推器。
紅河縣委組織部供稿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