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南:城鄉融合發展 推進鄉村振興
8月15日,馬山鎮居民尹遜河(右)在自家拆遷安置新房內打掃衛生。
(資料圖)
近年來,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馬山鎮搶抓城鄉融合發展機遇,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引入社會資本,調動農民廣泛參與農村建設。
目前,馬山鎮已完成全域保護拆遷安置,8600余戶、近3萬名群眾喜遷新居,享有醫療、教育、養老、就業、娛樂等公共服務。同時,該鎮還成立了53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實施“聯村共富”行動,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拓寬居民致富渠道,推進鄉村振興。
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
8月15日,物業員工在即將投入使用的馬山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內打掃衛生。
近年來,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馬山鎮搶抓城鄉融合發展機遇,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引入社會資本,調動農民廣泛參與農村建設。
目前,馬山鎮已完成全域保護拆遷安置,8600余戶、近3萬名群眾喜遷新居,享有醫療、教育、養老、就業、娛樂等公共服務。同時,該鎮還成立了53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實施“聯村共富”行動,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拓寬居民致富渠道,推進鄉村振興。
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
8月15日,馬山鎮電商服務中心內主播在展示本土特色產品。
近年來,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馬山鎮搶抓城鄉融合發展機遇,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引入社會資本,調動農民廣泛參與農村建設。
目前,馬山鎮已完成全域保護拆遷安置,8600余戶、近3萬名群眾喜遷新居,享有醫療、教育、養老、就業、娛樂等公共服務。同時,該鎮還成立了53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實施“聯村共富”行動,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拓寬居民致富渠道,推進鄉村振興。
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
8月15日,馬山鎮工作人員通過數字技術查看社區情況。
近年來,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馬山鎮搶抓城鄉融合發展機遇,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引入社會資本,調動農民廣泛參與農村建設。
目前,馬山鎮已完成全域保護拆遷安置,8600余戶、近3萬名群眾喜遷新居,享有醫療、教育、養老、就業、娛樂等公共服務。同時,該鎮還成立了53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實施“聯村共富”行動,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拓寬居民致富渠道,推進鄉村振興。
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
8月15日,一位居民在馬山鎮社區圖書館內閱讀書籍。
近年來,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馬山鎮搶抓城鄉融合發展機遇,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引入社會資本,調動農民廣泛參與農村建設。
目前,馬山鎮已完成全域保護拆遷安置,8600余戶、近3萬名群眾喜遷新居,享有醫療、教育、養老、就業、娛樂等公共服務。同時,該鎮還成立了53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實施“聯村共富”行動,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拓寬居民致富渠道,推進鄉村振興。
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
8月15日,工作人員在馬山鎮電商服務中心內整理貨品。
近年來,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馬山鎮搶抓城鄉融合發展機遇,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引入社會資本,調動農民廣泛參與農村建設。
目前,馬山鎮已完成全域保護拆遷安置,8600余戶、近3萬名群眾喜遷新居,享有醫療、教育、養老、就業、娛樂等公共服務。同時,該鎮還成立了53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實施“聯村共富”行動,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拓寬居民致富渠道,推進鄉村振興。
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
8月15日,馬山鎮小崔村居民在合作社內加工藤柳編產品。
近年來,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馬山鎮搶抓城鄉融合發展機遇,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引入社會資本,調動農民廣泛參與農村建設。
目前,馬山鎮已完成全域保護拆遷安置,8600余戶、近3萬名群眾喜遷新居,享有醫療、教育、養老、就業、娛樂等公共服務。同時,該鎮還成立了53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實施“聯村共富”行動,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拓寬居民致富渠道,推進鄉村振興。
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
這是馬山鎮全域保護拆遷安置小區(8月15日攝,無人機照片)。
近年來,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馬山鎮搶抓城鄉融合發展機遇,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引入社會資本,調動農民廣泛參與農村建設。
目前,馬山鎮已完成全域保護拆遷安置,8600余戶、近3萬名群眾喜遷新居,享有醫療、教育、養老、就業、娛樂等公共服務。同時,該鎮還成立了53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實施“聯村共富”行動,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拓寬居民致富渠道,推進鄉村振興。
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
來源:新華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