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市云縣提升勞務輸出組織化水平
(資料圖)
近年來,云縣建立人力資源黨建聯合體,依托云南宏華人力資源有限公司黨支部,以“一聯四共”模式,整合各方資源力量,強化黨建引領,切實提升勞務輸出組織化水平。
堅持把黨建引領企業發展作為第一要務,與縣人社局、194個村(社區)、企業建立人力資源黨建聯合體,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點對點、一站式”直達服務。在線上,創建微信公眾號,將就業政策公告、用工信息發布等服務功能融為一體,根據用工需求,發布各類招聘信息。在線下,構建“黨組織+公司+企業”的勞務輸出模式,與用工企業簽訂勞務合作協議,提供就業崗位上萬個,并于每月26日舉辦招聘會活動,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等群體和用人單位搭建供需平臺。加強用人單位與求職者的溝通了解,將勞動力務工需求與企業用工需求進行精準匹配,為企業精準提供人力資源服務。
創新“黨組織+學校+協會”的培訓模式,以集中培訓、送教下鄉、送教進企等方式,了解勞動者培訓需求,組織優質師資力量到各鄉(鎮)各行政村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著力打造“臨滄家政”“佤山藝人”“臨滄茶師”“滄江茶藝師”“云縣建工”等務工品牌。2019年以來,已組織開展家政服務、養老護理、生態茶園管護、茶葉加工、茶藝師、咖啡堅果種植管理、家畜飼養、電工、焊工、砌筑工等職業技能培訓79100人次;舉辦外出務工人員開展崗前短期引導性培訓71期。
圍繞“輸得出、穩得住、能發展”的目標,全力做好勞務輸出前后跟蹤服務工作,幫助外出務工人員解決實際困難、維護合法權益,增強就業穩定性。在外出務工人員較集中且具備條件的杭州、上海、昆山等勞務輸出地建立黨群服務點11個,安排專人做好跟蹤服務、務工維權等后續服務,增強外出務工人員歸屬感。做好外出務工人員家庭留守老人和兒童的幫扶和關懷工作,切實為外出務工人員解除后顧之憂。
借力滬滇勞務協作,構建“黨支部+公司+企業”、“部門幫帶,合作共享”的勞務輸出模式,在湖南、廣東、福建、江蘇、浙江、上海等省市設對外聯絡辦事處,與57家省外企業簽訂長期勞務合作協議。同時在全縣194個村(社區)推廣“黨建+人力資源+集體經濟”發展模式,與40個村集體經濟組織達成“4個月”合作協議,每個村年均可實現集體經濟創收5.6萬元;與67個村集體經濟組織達成“3個月”合作協議,每個村年均可實現集體經濟創收4.7萬元。通過勞務人才整合,推動勞務經濟成為促進村級集體經濟增收的新引擎。(孟習斌 徐婭聲)
來源:臨滄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