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詩蘭黛NIV首投中國紅人彩妝,巨頭們投資風向變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作者|未來跡FBeauty,作者 | 林宇
【資料圖】
9月7日,雅詩蘭黛集團的早期投資和孵化部門New Incubation Ventures(以下簡稱NIV) ,首次投資來自中國的美妝品牌——COMEMINT紈素之膚(以下簡稱“紈素之膚”)。
值的關注的是,這一次,并不是雅詩蘭黛集團行為,也不是大刀闊斧的品牌收購,而是雅詩蘭黛集團的早期投資和孵化部門NIV對紈素之膚進行了少數股權投資。簡而言之,這是雅詩蘭黛集團旗下的一個投資部門開展的一次品牌孵化的投資。
從收購到孵化投資,國際企業對中國品牌的投資行為已經發生了巨大改變,我們難以用一句簡單的“拓展中國市場”概括這類投資的目的。
那么,這種投資究竟意味著什么?
被雅詩蘭黛的創投看中,紈素之膚有何來頭?
作為雅詩蘭黛集團NIV首次投資的中國美妝品牌,創立不滿三年的紈素之膚有哪些特色和亮點?
公開資料顯示,紈素之膚是流量紅人周揚青于2021年創立的彩妝品牌。在小紅書、微博平臺,周揚青的大小賬號粉絲總數超1200萬,屬于時尚美妝領域的“大V”。
紈素之膚品牌名CODEMINT引申自英文CodeRed,意為“純凈信號”。意旨利用科學讓產品從功效出發,打造對健康和環境更有考量的純凈美妝品牌。
為了堅持“純凈”理念,紈素之膚宣稱,其產品配方均采用可持續來源的化妝品原料,避免對人、環境以及動物造成傷害。其還號稱其核心原材料(例如修護舒緩面膜中的粉紅珊瑚藻)以原產地當地居民和自然共生的傳統采摘方式,每年進行一次可持續開采。同時最大限度使用可降解材料進行包裝。
值得注意的是,在品牌創立之初,就得到了知名代工企業科絲美詩的天使投資。為此,科絲美詩還單獨配備了20人團隊,用以支持紈素之膚的包材開發、產品研發生產等重要環節。
在市場方面,紈素之膚有別于常規彩妝初創品牌,選擇了線上、線下雙軌運營。
目前,紈素之膚已經入駐天貓、抖音等電商渠道,產品涉及口紅、眼影盤、面膜、化妝刷等彩妝品類,產品價格在79-400元之間。其中,2021年推出、2022年全新升級的“冰美式妝前面膜”為品牌爆品。在天貓和抖音平臺,產品銷售量近20萬。
在線下渠道,紈素之膚通過打造主題下午茶、主題房間等形式與W酒店等高端精品酒店展開合作,推出系列產品和聯名SPA。
品牌的價格帶和基因決定了紈素之膚與國際企業有天然的親和力。
早在2022年11月,周揚青便在社交平臺發布視頻透露品牌獲得“雅詩蘭黛投資”,并表示自己將前往美國紐約做述職報告。此消息一出,立刻引發部分網友關于“消息真假”的爭論。
今天上午9點,周揚青在官方微博宣布“COMEMINT紈素之膚與雅詩蘭黛戰略合作官宣派對圓滿結束”,投資消息終于塵埃落定,以此證實了此次投資。
雅詩蘭黛NIV為什么投資它?
雅詩蘭黛集團的NIV對紈素之膚進行投資,其實有跡可循。
NIV于2021年3月亮相,資料顯示,該部門傾向于投資“具有前瞻性的創始人合作,創建、資助和支持全球最好的新興美妝品牌。”成立至今,NIV已經完成了數個品牌的孵化創投:
從品牌來看,這三個品牌都帶有強烈的個人特色,并圍繞健康、自然、可持續等概念展開。
顯然,自帶的紅人氣息、純凈美妝標簽紈素之膚,對于NIV來說,十分具有吸引力。
拋開NIV的投資偏好不談,紈素之膚本身似乎是一個不錯標的。
據不完全統計,從去年1月到今年7月的18個月里,美妝行業共產生融資約48起,總量還不到2021年一年的二分之一,這些投資中,有27.7%投向了上游供應商/研究所和服務商。其中,彩妝企業獲得的融資僅有2起,幾乎全部投給了純凈彩妝品牌。
更重要的是,紈素之膚可能在未來對雅詩蘭黛在中國的業務作出一定補充。
《FBeauty未來跡》發現,雅詩蘭黛集團當前集團在中國市場僅有M.A.C、芭比波朗等少數彩妝品牌布局,從品牌調性、渠道分布的角度來看,紈素之膚有可能形成補充效應。
在最近一季度財報中,雅詩蘭黛表示,2023財年集團在亞太地區的凈銷售額有機增長4%,第四季度增幅增至36%。以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為首的大多數市場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值得關注的是,與去年及前年同期相比,中國大陸在第四季度實現了兩位數的有機增長。集團曾對外表示,將在中國進行持續投資。
以投代收,巨頭們在中國的投資有了哪些新變化?
從大刀闊斧收購成熟品牌,到投資孵化初創品牌,國際企業在中國市場的投資路徑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轉變。《FBeauty未來跡》梳理近兩年投資動作發現,外資巨頭們的投資思路已經變得相對保守:
投資思路的轉變,與外資集團目前對中國市場的認知不無關系。在早期市場開發和培育階段,外資企業需要迅速拓展市場和渠道,收購是效率較高的方式。而現在,投資初創品牌和技術企業更符合外資集團在中國市場的發展。
與此同時,各個巨頭的喜好也有差異,例如雅詩蘭黛喜好有特色、知名度和討論度的時尚品牌。
雅詩蘭黛集團2022年還以近200億元的價格收購了曾被時尚稱之為“最性感的品牌”TOM FORD,創始人為時尚界的傳奇人物,品牌帶有極強的個人魅力與風格。創立之初,便與雅詩蘭黛達成合作,共同開發旗下美妝業務。
而集團在2022年之前陸續收購的The Ordinary、蒂佳婷、TOO FACED、GlamGlow等品牌都在社交媒體中具有較高知名度和討論度。
而歐萊雅的投資面十分廣泛,較為看重新興技術與品牌,投資對象對集團是否有益是最大考量。
過去三年里,歐萊雅旗下投資機構,陸續投資了高端香水品牌聞獻、北京世悅星承,高端醫用護膚品牌Skinbetter Science、生物技術公司Microphyt以及元宇宙初創公司Digital Village,涉及多個熱門賽道。
而資生堂則更為看重技術實力,通過投資創健醫療,為中國業務破“次元壁”布局醫美賽道尋找合作伙伴。
不難看出,國際美妝企業在中國市場“大張大合”的市場運作和收購已經成為過去時,而現在,它們會更多地寄希望于初創技術企業和品牌,用更精細運營、投資的思路去尋找中國市場里的增長可能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