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注空間計算,“資本寵兒”Rokid謀變
8月26日,號稱AR“四小龍”之一的Rokid在2023 Rokid Jungle發布上推出了消費級OST(光學透視)個人空間計算平臺Rokid AR Studio。據悉,該產品由AR(增強現實)空間計算眼鏡Rokid Max Pro和AR空間計算主機Rokid Station Pro組成,宣稱“空間交互時代”正式拉開帷幕。
圖源:Rokid發布會
值得的關注的是,Rokid AR Studio主打“空間計算”,即不依賴手柄或遙控器便可實現人機交互,與蘋果此前發布的Apple Vision Pro有異曲同工之處,當時蘋果CEO蒂姆·庫克表示,“Apple Vision Pro將開啟空間計算時代”。
(資料圖)
有觀點認為,Rokid AR Studio是在對標Apple Vision Pro。對此,Rokid創始人兼CEO祝銘明表示否定,“Rokid就是自己,但二者會是空間計算時代的兩個經典品牌。”
Rokid創立于2014年7月,是一家專注于人機交互技術的產品平臺公司,致力于AR眼鏡等軟硬件產品的研發及以YodaOS操作系統為載體的生態構建。目前,Rokid旗下研發的AR眼鏡包括Glass系列、Vision系列、Air、Max系列,已在全球80余個國家和地區投入使用。
在消費級AR眼鏡領域,Rokid的融資力度和融資輪數均名列前茅。天眼查信息顯示,2014年至2022年,Rokid累計融資9輪,投資方陣容堪稱豪華,包括MFund魔量資本、IDG資本、元璟資本、淡馬錫等多家頂級機構投資,僅2022年一年,Rokid就獲得了4輪約13.59億元的融資。
圖源:天眼查
不過,盡管Rokid備受一級市場青睞,但其前路卻并非坦途:一方面,OPPO、華為、小米等手機廠商紛紛殺入消費級AR眼鏡領域,蘋果、谷歌、微軟等巨頭也在虎視眈眈;另一方面,
盡管Rokid市場占有率不低,但消費級AR服鏡市場尚末大規模爆發,并且Rokid也未公開任何財務數據,盈利能力究竟如何仍不得而知。未來,Rokid仍有諸多難關待闖。
一、消費級AR眼鏡浪潮將起
消費級AR眼鏡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火熱。
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國內消費級AR眼鏡主要線上平臺市場銷售報告,2022年國內消費級AR眼鏡市場表現搶眼,行業格局初步顯現,市場進入多寡頭運行時代,其中雷鳥創新以28.4%的市場份額奪得消費級AR眼鏡市場的冠軍寶座,而Nreal和Rokid分別以25.1%和21.0%的市場份額取得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成績。
2023年是消費級AR眼鏡市場發展的關鍵之年。根據洛圖科技(RUNTO)線上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消費級AR眼鏡的發展明顯加快,銷量同比增長258%,銷額同比增長169%,平均價格有所下降,達到2828元。中國消費級AR眼鏡線上市場TOP 3品牌分別為雷鳥創新、Nreal和Rokid,三者合并市場占有率達到90.2%。
伴隨著品牌新產品的發布、供應鏈的進步,以及下半年促銷旺季的到來,消費級AR眼鏡市場具備了向上拉動規模的能力。洛圖科技預測,2023年下半年,中國消費級AR設備的市場規模有望繼續高歌猛進,全年全渠道銷量將為20至25萬臺,同比增長100%至150%。
祝銘明認為,消費級AR眼鏡已經到了關鍵時期,“今年到明年,將成為AR行業的拐點”。此前,雷鳥創新CEO李宏偉也曾預測,消費級AR眼鏡會經歷三個階段:早期市場(2022-2025年),也可以稱為準備期,這個階段的要義和核心能力是硬件設備,實現部分手機場景的替代;主流市場(2025-2028年),硬件的性能達到滿足殺手級應用的要求,進入大眾用戶市場;生態爆發階段(2028年后),這個階段構成生態正循環的壁壘。
對于消費級AR眼鏡何時才能真正迎來爆發,Nreal創始人兼CEO徐馳則認為,“好硬件、穩定的交互范式,再加上好的內容生態,三點確定后,再給它兩三年,是有機會快速推動行業爆發的。到2030年,全球將會有10億臺AR眼鏡戴在大家頭上。”
“消費級AR眼鏡想要真正爆發還需要聯動硬件、軟件和內容生態。也就是說,理想狀態下,硬件、軟件、內容應該環環緊扣且相輔相成。但目前產業苦于下游內容應用生態發展不健全,難以形成正向循環,制約著行業的發展。”一位VR/AR行業人士向DoNews(ID:ilovedonews)表示,“雖然消費級AR眼鏡在人機交互上仍存在不足之處,但未來兩年內卻是搶占先機的重要時間節點,隨著消費者對消費級AR眼鏡的需求量進一步增加,有望迎來新一輪的高速發展期。”
二、生態和場景仍然缺失
盡管市場占有率排在前三名,但Rokid仍然面臨諸多困境。
首先,消費級AR眼鏡的內容生態不夠豐富,遠遠無法與智能手機的內容生態相提并論,并且應用端也始終未出現爆款產品。最重要的是,內容生態無法僅依靠AR眼鏡廠商開拓,還要由來自各行各業的合作伙伴共同建設,不是短期內能迅速解決的事。在此困境下,AR眼鏡的發展方向便是先借用智能手機的內容生態,然而帶來的后果是,雖然AR眼鏡補上了內容生態的短板,但卻最終淪為了智能手機的配件。
以Rokid此前發布的Rokid Max為例,除了在硬件層面進行了常規升級外,Rokid Max還對內容生態進行了擴容,進一步提升了在社交、游戲等領域的用戶體驗,比如在觀影方面,Rokid攜手影牛牛,打造全新的3D電影專區,提供上百部頂級3D視效大片。然而無法忽視的是,在實現絕大多數功能的背后,Rokid Max仍然需要與智能手機或電腦進行連接,由于內容生態的缺失,導致消費級AR眼鏡在日常生活中不夠剛需,并且不足以讓消費者形成穩定的使用習慣。
其次,消費級AR眼鏡的應用場景十分有限,受限于語音識別技術、圖像識別技術、增強現實技術,AR眼鏡的應用場景主要集中在游戲、觀影等領域。根據觀研天下數據中心的統計數據,中國AR眼鏡消費端的應用中,游戲占比35%,影視直播占比32%,旅游和社交購物占比為33%。而這三類應用場景并不存在不可替代性,消費級AR眼鏡仍缺少一個強有力的需求作為支撐。
此外,易觀分析在研報中指出,現階段AR眼鏡在電池續航和產品重量間仍存在矛盾,若增加電池容量,則AR眼鏡整體重量增加,用戶無法長時間佩戴。
根據艾瑞咨詢的報告,目前消費級AR眼鏡整體技術尚不成熟,單一環節的提升難以攝動全行業的攀升。短期內可商業化落地的技術盡管已實現較大飛躍,但相較于主要落地場景的已有成熟方案來說經濟效益仍然很低。長期來看,盡管各關鍵技術的發展路徑相對明確,但技術成熟的時間節點較遠且階段變現能力弱。
三、空間計算是噱頭嗎?
“空間計算”是2023 Rokid Jungle發布會上的關鍵詞,全空間化AR操作系統YodaOS-Master被稱為是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連接者。
圖源:Rokid官網
相較之前的AR產品,基于YodaOS-Master的Rokid AR Studio在人機交互方面具有突破性進展,比如不再依賴手柄或遙控器,只用眼睛、手勢和聲音,就能實現實時操控,在特定使用場景下,還能通過抬腕、捏拳、拖拽等進行操控。
據悉,YodaOS-Master可以通過攝像頭捕捉和基于分區的ATW/PTW 低延遲渲染,單目SLAM可實現厘米級精度,精準感知物理空間。并且,依靠優化算法和XR2+的硬件加速,YodaOS-Master可以利用高精度的實時圖像傳感器對3D手勢進行高精準的位置捕捉,同時通過低算法延遲滿足手勢追蹤的實時性要求,完成3D手勢交互。
所謂空間計算,本質是虛擬與現實的深度融合,在XR、3D、計算機圖形學、機器視覺、物聯網、傳感、體感、AIGC等融合技術的加持下,用戶可利用MR頭顯等終端以及空間操作系統身臨其境地與數字內容和空間環境進行互動。空間計算強化了數字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虛實融合,應用場景十分廣闊。
值得一提的是,Rokid在空間計算場景下已經實現了初步落地。目前,全國至少有300家博物館均有Rokid AR眼鏡。在數字展陳方面,Rokid通過YodaOS-Master操作系統和AR創作工具Rokid靈境,使得展覽形式發生改變,比如自然博物館將消失的物種通過AR進行復原、購物商場把宇宙空間搬進了室內等。
圖源:Rokid官網
此外,在汽車領域,70%造車新勢力品牌都選擇Rokid車載娛樂解決方案。通過空間交互,用戶可以自動切換車的顏色,車的輪轂、并且Rokid可以利用3D成像,對車輛進行1:1 AR復刻,全息解剖車輛信息等等。
不過,空間計算的前提在于生態、硬件配置、網絡、芯片和算法的緊密相連與協同,當前現實世界與數字世界虛實融合的水平處于初級階段,距離成熟的用戶體驗尚有一定距離。不容忽視的是,空間計算的每一項能力都是技術打磨以及供應鏈培養后的結晶,每一項能力都具有極高壁壘,并且組合之后的壁壘更高。Rokid最終能否留在牌桌上,關鍵還得看是否擁有真正的硬實力。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CNT GROUP(00701)發布中期業績 股東應占虧損331.5萬港元 同比收窄92.8%
智通財經APP訊,CNT GROUP(00701)發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個月中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