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暑假工豈能淪為“廉價勞動力”?
(資料圖片)
原標題:大學生暑假工豈能淪為“廉價勞動力”?
每逢暑假,部分大學生就會進入“假期打工季”,他們通過求職平臺,中介廣告,熟人推薦等渠道,出于為家庭分擔開銷,為自己賺取生活費,或者為了鍛煉自己的能力,盡早接觸社會等多重考量在這個長假選擇打一份暑假工。然而,每年大學生暑假打工被“黑中介”坑騙,被拖欠工資被強制加班等亂象仍在不斷發生。(8月28日《中國青年報》)
由于大學生初入社會,閱歷較淺,在經驗上較為薄弱,使得他們在選擇假期打工單位時容易面臨困擾,也使得部分“黑中介”及不太正規的用人單位有隙可乘,將大學生作為坑騙的對象。同時,由于渠道的不熟悉以及大學生自身實力較為單薄,使得勞動糾紛中的維權變得困難。為大學生暑假工做好保障,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相當重要。
每個人都是自己權益的責任人,避免打工中的“踩坑”與糾紛,最好的方法是將其消弭于事前。合理選擇正規的暑假打工機構與打工地點,規避風險無疑是對于欺騙最低成本的預防。大學生應不輕易聽信中介的完美宣傳與虛假承諾,在假期的打工經歷開始前通過各種渠道進行詢問與市場調查,獲取有用的工資工時信息,做到心中有底。認識到所謂的“高工資”與“發財機遇”并不科學,從而抵制誘惑。不入歧途,便是最有效的“事前維權”。
維護大學生的合法勞動權益,既需要勞動主體的防范意識提高,也須借助相關部門和法律機構的幫助。面對到手工資“縮水”,薪水拖欠,強制加班以及無故扣除工資等行為,學生可以向勞動局提起勞動仲裁或向人社局等單位尋求幫助。必要時,可以向司法所等機構申請法律援助。重要的是,在面對大學生勞動維權申請時,可以開通一條快速高效的審理渠道,緊密跟進。對于一般工資拖欠行為的申訴,一些不正當的用人單位往往會使用“拖”字訣,復雜的程序審批勢必會極大地消磨學生的耐心,鑒于資源、精力有限,很多大學生最后只好作罷。相關部門適當的工作方式創新對于學生維權會很有幫助,更可以提振維權信心與維權意識。
有保障,才敢于抗爭;有公平的社會環境,勞動者才會產生維權意識;有成功案例,才會激發維權熱情。唯有真正在大學生暑假工以及勞動者們的頭上撐一把傘,只有用工單位在承擔責任時不“缺席”,勞保部門在監督管理中不“缺位”,方能形成人人能維權,人人敢維權;遇事想維權,維權成本低的良性氛圍。增大“黑中介”以及一些存在欺詐行為用人單位的違法成本,假期勞動市場才會向著一個好的方向發展。
大學生是社會各個方面各個領域的后備力量,假期打工作為實踐經歷必然會在他們心中埋下種子。面對勞務欺詐,曾經有這樣一種觀點:大學生上當受騙,就當買了教訓,進入社會要學會“人情世故”,畢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我們與其讓大學生們在受騙之后變得老成,感嘆“別有人間行路難”,為什么不能創造出一個公平公正,注重勞動者利益的勞動環境與實踐環境?既然“不踩坑”也能成長,不妨留給大學生一個清朗的社會空間與有益的勞動鍛煉的機會。(梁宇飛)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CNT GROUP(00701)發布中期業績 股東應占虧損331.5萬港元 同比收窄92.8%
智通財經APP訊,CNT GROUP(00701)發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個月中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