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投入中央省級財政資金33.7億元 四川種業振興實現良好開局
【資料圖】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也是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的根基。目前四川省“種業振興”實施得怎么樣了?
記者從近日省農業農村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四川省種業振興已實現良好開局,目前政策體系的“四梁八柱”基本構建,三年累計爭取中央財政資金10億元,省級財政投入23.7億元,種質資源保護利用更加扎實,種業自主創新亮點紛呈,供種保障能力不斷提升。
全國首個省級綜合性種質資源中心庫建成
據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徐斌介紹,在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中,四川省完成了162個農業縣普查和48個重點縣系統調查,新收集和征集農作物種質資源9880份,甲著小麥、涼山黑綿羊等9個種質資源先后入選全國十大優異種質資源,涼山黑綿羊等8個新資源通過國家鑒定,普查和系統調查縣數量、新收集和征集資源數量、入選優質資源數量和畜禽新資源數量均居全國第一。
同時,四川省投資9223萬元建成了全國首個省級綜合性種質資源中心庫,可貯存涵蓋農林牧漁草的遺傳資源183.4萬份。布局建設了41個農作物種質資源圃、44個國省兩級畜禽保種場(區),初步構建了“一庫多圃(場、區)”的種質資源保護體系,并支持建設種質資源開發利用示范基地21個,發展了“傈僳族鄉”梯田紅米、得榮樹椒等20余個地方特色產業。
三大種業區域創新中心加快建設
“西南作物基因資源挖掘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天府種業創新重點實驗室正在加快建設;天府萬安實驗室正在積極籌建……據介紹,為了加速種業自主創新步伐,四川省加快推進邛崍糧油、三臺生豬、彭州蔬菜三大種業區域創新中心建設,啟動育種聯合攻關,今年培育育繁推創新聯合體12個。
同時,品種創新實現新突破。四川省首次審定鎘低積累水稻品種3個、間套作大豆品種2個、釀酒專用品種10個、機收專用玉米品種和麥油后直播稻品種各1個。“天府黑豬”“天府黑兔”“天府農華麻羽肉鴨”3個畜禽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占2023年全國新審定總數的50%。“川飼1號”填補了四川省人工飼料專用蠶品種空白。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陳泳
三年投入中央省級財政資金33.7億元 四川種業振興實現良好開局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港股概念追蹤 | 上架即售罄!華為新機Mate60Pro提前上線 背后產業鏈有望漸進式回暖(附概念股)
華為推出了“HUAWEIMate60Pro先鋒計劃”,于29日12:08正式上線,讓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