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安瀾光景新
碧水安瀾光景新
——十堰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綜述
(資料圖)
記者 張婧實習生何文靜
“第一次站在丹江口大壩上,遠眺一庫碧水,感覺真是太美了!”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副主任、一級巡視員苗宏感嘆道。7月,參加“聚焦水源區·藝韻大武當”十堰行采風活動的中國文藝名家們來到丹江口市,遠眺青山連綿,近賞碧波蕩漾,掬一捧漢江水入口,干冽清甜,滋潤心田。
一片丹心,一碧萬頃。自2014年通水以來,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累計送水580億立方米,惠及首都及沿線8500萬人口。近年來,我市牢記確保“一庫碧水永續北送”政治責任和光榮使命,嚴格履行“守井人”職責,加快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取得了明顯成效。
啃下治污“硬骨頭”
“氨氮0.0948毫克/升,總磷0.17毫克/升……”8月1日,記者走進十堰市神定河污水處理廠水質凈化 B區 MBR工藝段廢水在線監測室,十堰京水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群偉指著16時在線數據介紹說,全國污水處理廠水質排放標準為一級 A,而神定河水質凈化 B區MBR工藝段出水主要指標參照北京地標考核挖潛,出水水質達到地表Ⅲ類。
因先建廠后建市、先生產后生活、先建設后規劃等歷史原因,過去犟河、神定河、泗河、劍河、官山河一度成為劣Ⅴ類河流。雖然這5條不達標河流總水量不到丹江口庫區水量1%,不足以影響丹江口水庫水質,但2012年以來,我市將5條不達標河流治理作為“硬骨頭”,編制出5個治理方案,大刀闊斧整治,累計清除污泥和垃圾561萬噸,清理、整頓、治理排污口590余個,完成河道清淤138公里,建設生態河道130公里,建成清污分流管網1600多公里。
我市采用 PPP模式,引入北京排水集團、碧水源公司等多家第三方治水權威公司參與治污。十堰市5條不達標河流治理規劃技術總負責人、市生態環境局高級工程師暢軍慶說:“全球主流污水處理工藝30多種,結合十堰實際應用27種,十堰成了名副其實的污水處理技術博物館!”
“水變清了,我們平時遛彎又多了一個好去處!”日前,在張灣區紅衛河邊散步的李大爺喜滋滋地說。經過多年持續系統治理,“五河”水質明顯改善,神定河水質由劣Ⅴ類提升到目前的Ⅳ類、泗河由劣Ⅴ類提升到Ⅲ類,官山河、犟河、劍河水質持續穩定達到國家地表水Ⅱ類至Ⅲ類。丹江口水庫常年穩定保持在Ⅱ類及以上水質,109項指標有107項達到Ⅰ類。
當好合格“守井人”
“現在周邊居民都在自覺撿拾河道垃圾。”8月2日一早,29歲的張灣區黃龍鎮東灣村村級河長何杰,沿著東灣大橋沿河巡查,重點查看水域周邊有無亂堆亂放現象、有無私拉漁網、有無排污口等情況。
2016年初,何杰放棄在外地的高薪工作回到家鄉。擔任村級河長以來,她認真履行護河職責,有效制止污水亂排、垃圾亂扔等違法違規行為。在“守好一庫碧水”專項整治行動中,她主動放棄春節假期,帶領干部挨家挨戶做群眾思想工作,對黃龍鎮蓄水位下蔬菜大棚如期拆除起到關鍵性作用,是一名巾幗“守井人”。
自2018年我市推行河湖長制以來,各級河湖長和聯系部門積極履職、認真巡河。僅2023年上半年,市級河湖長及其聯系部門巡河110次、縣級河湖長及其聯系部門就巡河2000次,解決問題551個,實現巡查河湖常態化。同時,重點對泗河流域內的“四亂”及河道淤積等問題進行集中排查整治,清理河道開荒種菜40.2畝,清理河道淤泥2400立方米,清運河道渣土3500立方米。全市投入機械1243臺、車輛482輛、船只313艘,投入資金958萬元,出動18842人次,清理1.95噸河湖庫面的塑料垃圾及漂浮物。人與自然兩相宜
8月2日傍晚,竹山圣水湖國家濕地公園湖面金光閃閃,一群群白鷺翩翩起舞,讓人恍若置身仙境。乘快艇暢游圣水湖,艇行景換,湖面如鏡,青山如畫,水天一線,一幅生態畫卷徐徐展開。
湖北丹江口庫區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沈偉介紹說,從2022年起,我市正式啟動大巴山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水生態綜合治理項目、丹江口庫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水生態綜合治理項目、堵河流域下游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水生態綜合治理項目等3個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極大提升庫區核心水源區的水源涵養、水土保持、水質凈化及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生態功能。
近年來,全市上下共同努力,退耕還濕、封灘育草、人工恢復水生植物等濕地工程建設卓有成效,極大提升庫區核心水源區的水源涵養、水土保持、水質凈化及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生態功能。我市現有各類濕地面積92787.13公頃,占全省各類濕地總面積的6.42%,主要包括人工濕地63934.34公頃、河流濕地28770.31公頃、沼澤濕地82.48公頃。濕地內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5種、二級保護動物82種,一級保護植物3種、二級保護植物19種。
流域治理保生態
山頂松柏翠、山腰花果香、山腳高產田……鄖陽區青曲鎮清水河小流域治理后,周邊群眾的居住環境美了,收入也提高了。
記者了解到,鄖陽區在綜合治理清水河小流域過程中,牢固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堅持生態綠色發展,共完成石坎坡改梯480畝,退耕還林800畝,配套建設排灌溝渠10.2公里、作業道9.5公里,蓄水池、沉砂池各18口,新建河堤3800米,新建塘堰1座。治理后的清水河小流域,形成“田路相通、渠窖相連、溝渠配套、排灌自如”的生態農業新格局。
近年來,我市立足綜合治理,突出生態清潔,注重項目整合,積極推進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因地制宜探索生態保護型、清潔生產型、人水和諧型、民俗休閑型、觀光采摘型、綠色產業型等各具特色的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模式,丹江口市余家灣、鄖陽區清水河等一批生態清潔小流域示范工程成效顯著,明顯改善治理區域生態環境,有效完善治理區域基礎設施,有力助推治理區域群眾增收致富。
據統計,“十三五”以來,全市共實施19條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項目,治理面積302.2平方公里,累計投資1.05億元。
近年來,我市籌集300多億元管水治水,開展“十大攻堅”和“碧水守護三年行動”,國省控考核斷面水質100%達標。全市三分之一的國土面積劃為生態保護紅線,植樹造林、退耕還林600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達2518平方公里;加強庫濱帶消落區綜合治理,建成農村污水處理設施1967處。庫區水質常年保持或優于Ⅱ類標準。
下一步,我市將繼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謀劃推動南水北調后續工程和丹江口庫區綠色低碳發展,確?!耙粠毂趟览m北送”,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風景如畫的神定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