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漓江
在漓江上嬉水是桂林人暑期消暑的方式之一。
【資料圖】
陽朔遇龍河景區竹筏游火熱。
游客在漓江邊與“漁夫模特”合影。
近期,桂林的專業槳板愛好者們向有關部門報備后在漓江組織嬉水活動。
在漓江精華游河段,游船排成長隊通過。
□本報記者蘇展 通訊員程鵬程 黃鵠 文/攝
熱是暑期給人最直接的感受。與天氣同樣熱度不減的是漓江的人氣。
漓江是桂林的母親河,它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桂林人,暑期到漓江嬉水,是眾多桂林市民偏愛的消暑方式之一。這個暑期依然如此。近日記者沿著漓江走訪發現,多處江段均可見到游泳、垂釣、露營、劃槳板的市民朋友。家住七星區的市民鄧靈(化名)就是其中一位。每年暑期到漓江嬉水是她家的“保留項目”。她記得,在自己還是孩童時期的20世紀80年代,一家人就住在小東江邊上,“那時的漓江還沒有挖航道,河灘淺,水不急。”那時候人們從江里挑水回家喝,在江邊洗衣服洗菜,小孩子在漓江嬉水玩耍的場景,鄧靈仍歷歷在目。
“暑假時,女孩們去游泳都要帶上臉盆,裝上要洗的衣服、香皂、洗發水,洗完游完泳再帶回家。有時我甚至用臉盆裝上飯菜去河中心吃。”記憶里,這樣的暑期生活一直延續至鄧靈初中畢業。后來漓江挖了航道,江邊砌起了碼頭,她家也搬走了,到江邊嬉水的機會不如從前頻繁,但她每年暑期依然會與家人朋友到漓江邊嬉水。如今鄧靈的孩子已有6歲,今年暑期她第一次帶著孩子一起到漓江邊玩水,“小朋友第一次接觸江水興奮的樣子,和我們小時候一模一樣。”
漓江是桂林人消暑納涼的好去處,也是廣大游客暑期到桂林旅游的首選地。今年暑期是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后的第一個暑期,暑運開啟以來,旅客出行需求進一步釋放。這個季節游客來到桂林,游漓江幾乎成為必選項,而坐船游覽則是長久以來廣大游客最鐘愛的一種游漓江的方式。
“今年暑期乘船游覽漓江的客流已經遠超疫情發生前的同期水平。”這段時間,在桂林海事處工作的陽宏忙得不可開交。他和同事們白天負責監管轄區的水上交通安全,晚上還要經常出航夜巡。他告訴記者,近期漓江出現汛期反枯現象,面對水位反常下降與水上客流大幅增長的雙重挑戰,桂林海事處增派了執法力量,指揮疏導船舶安全有序航行,同時嚴厲打擊船舶爭搶航道、強行追越等違法違規行為。
據桂林海事部門統計,7月以來,桂林漓江游船共開航超1.9萬艘次(含漓江精華游、兩江四湖游、市內游、“總統之旅”四條航線及草坪至楊堤、陽朔至福利分段游航線),共安全發送旅客99.6萬人次,日均發送旅客量超過2萬人次。“暑期還未結束,漓江還要再‘熱’一會兒,我們還要再忙一陣子。”陽宏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