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涉足房地產,行業格局變動
華為斥資15億進軍房地產市場,透露出什么信號?
作為中國科技行業的領軍企業,近日又有大動作。據天眼查信息顯示,8月3日,一家名為東莞棠雅實業投資有限公司的房地產公司。該公司注冊資本高達15億人民幣,業務范圍涵蓋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商業貿易等多個領域。
原本這是一個不起眼的房地產行業動態,但“棠雅實業投資”背后卻站著令外界震驚且炸裂的控股股東,華為。該消息一出,華為被迫登上熱搜,也把任正非推向了風口浪尖。
(相關資料圖)
曾經拍桌子大喊,“絕不做房地產,誰提誰下崗”的任正非,要食言了?
華為公司竟然開始布局房地產市場。在房地產市場整體低迷的大局勢下,華為突然入局,這波操作,屬實讓人意外。
華為重心轉向房地產?
資本瘋狂涌入房地產之際,具有前瞻性思維的華為團隊嗅到了味道。有不少華為骨干勸任正非,“與其辛苦搞技術,不如把資金投向房地產。”均遭到了任正非的怒斥。
他說,“掙完大錢就不會再想掙小錢了。”明明可以輕松賺錢,任正非卻要埋頭苦干搞技術,但他沒想到,深圳房價10 年猛漲,骨干們仍希望華為進軍“躺著賺錢”的房地產行業。
得知仍有人動歪心思,任正非拍桌子大喊,“華為是絕不可能做房地產的,誰以后再提這個事誰就下崗。” 任正非“反感”房地產很大程度是,“擔心華為跑偏,走彎路”。
華為作為中國科技行業的龍頭企業,一直致力于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以技術和服務為核心競爭力。然而,近年來隨著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繁榮和發展,許多科技企業紛紛涉足房地產領域,探索新的業務增長點。在此背景下,華為也順勢成立了房地產公司,以把握這一機遇,進一步擴大業務范圍。
據天眼查顯示,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于8月3日新成立東莞棠雅實業投資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5億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王路,經營范圍包含一般項目:住房租賃;非居住房地產租賃;園區管理服務;工程管理服務。許可項目:房地產開發經營。
今年6月27日,華為中國商業地產解決方案王文婷總監在第五屆中國商業地產品牌價值論壇會議上就表示,華為希望通過自己的產品,聯合伙伴,通過產品組合的方式給建筑地產行業提供更多的建設,愿景是智建美好,慧筑未來。
王文婷說,華為服務于多個商業地產客戶,目前已經服務了200多個商業地產客戶。華為提出的“1+2+N”架構全屋智能解決方案將賦能房地產行業,提升居住品質,簡單來說就是讓房子更智能。
華為宣稱“涉足房地產不賣房,只為完善產業鏈。”
華為進軍地產的傳聞,甚囂塵上。對此,華為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華為并未對外進軍房地產,投資仍將圍繞現有產業鏈及新技術領域進行。
猶記得,華為曾多次公開表態,堅持聚焦高科技領域,不會去開發房地產。而且,要從事房地產方面的業務,過去20年紅利期不搞,現在準備49年“入國軍”?
很快,有知情人士回應,該公司主要承擔建設、管理園區配套人才房功能,無對外拓展房地產業務屬性。
換句話說,華為這是自己蓋樓自己住,方便員工租房、買房。
這也不少華為第一次搞人才房,兩年前我去華為松山湖基地參觀時,工作人員便指向遠處的幾棟樓,稱那是內部人才房。
華為在東莞設有兩大園區,具體為東莞松山湖園區和東莞大嶺山園區。松山湖園區占地面積大約1.4平方公里,是華為的全球研發基地之一;大嶺山園區占地約2.7平方公里,作為華為全球生產基地之一。
這兩個園區共聚集了大約10萬名員工。為了解決員工的居住需求,華為在這兩個園區內分別興建了專供員工的公寓和別墅。內部認識透露,這些員工住房的租金非常優惠,每月租金僅需幾百至幾千元不等。此外,華為還為員工提供了免費班車、餐飲和醫療等福利。
華為創建地產投資公司的消息引起圈內圈外一陣關注。有人猜測這可能是華為當前多元化的探索步驟,還有人擔心這可能會給房地產市場帶來更多的不穩定和風險。
不過,多位內部人士透露,華為并未計劃進入房地產行業,這一舉措僅僅是為了更精細化地管理其員工的住房需求。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