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王傳福的技術魚池理念功不可沒
【資料圖】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8年,比亞迪F3DM插電式雙模電動車領先通用、豐田三年上市。2021年,比亞迪成功實現了第100萬輛新能源車的下線。僅僅一年后,比亞迪迎來第300萬輛新能源車下線的重要時刻。最近,在2023年8月,比亞迪宣布第500輛新能源汽車的正式下線,也是全球首家達成這一里程碑的汽車企業。
問題來了,比亞迪為什么可以短時間達成5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目標?作為新能源汽車行業最早的參與者和推動者,比亞迪多年來一直秉持著“技術為王,創新為本”的發展理念,唯有不斷堅持創新技術,才能更切實解決用戶的痛點。
隨著比亞迪不斷投入研發,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儲備,宛如一片廣闊的“技術魚池”,從零開始逐步打造出一系列具有顛覆性的技術。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成功下線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展示了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持續發展和成功,反映了比亞迪在技術創新、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等方面的卓越表現,更進一步證明了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的技術魚池理念的正確性。
王傳福的“技術魚池”理念是一種極具前瞻性的企業戰略,將技術研發比喻為“養魚”,將技術成果比喻為“魚苗”,將市場需求比喻為“魚塘”。比亞迪能夠隨時根據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趨勢,在“技術魚池”里面選擇最先進、最適用的技術進行產品化應用。
王傳福認為,只有擁有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同時,他也深刻理解市場需求的重要性,將技術研發和市場結合起來,讓技術真正落地,成為有價值的產品。
目前,比亞迪已經成功研發出了一系列具有顛覆性的技術,包括安全通過針刺測試的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技術、DM-p王者混動技術、純電e平臺3.0、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易四方”四輪分布式驅動系統以及“云輦”智能車身控制系統等,這些技術成果正在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持續創新和變革。
截至目前,比亞迪擁有11個研究院,擁有超過9萬名研發人員。其研發總投入超過了千億,累計申請專利超過4.3萬項,并獲得了超過2.9萬項專利授權。現在平均每個工作日遞交19項專利申請,獲得15項專利授權。
在新能源浪潮的推動下,中國汽車人不斷書寫著歷史,用一個又一個里程碑將中國汽車從追趕者變為超越者,改寫“大而不強”的歷史,成為名副其實的新能源汽車強國。如今,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出口量居全球之首,全球超過60%的新能源汽車均由中國生產和銷售。此外,中國新能源汽車專利公開量占全球的70%,而全球超過63%的動力電池都由中國供應。
王傳福堅信,屬于中國汽車的時代已經到來,中國汽車必將崛起,誕生出一批世界級的品牌。
作為全球首家成功下線5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汽車企業,比亞迪為中國汽車品牌贏得了極高的榮譽。這不僅是王傳福的技術魚池理念的成功實踐,更是中國汽車產業不斷發展和壯大的有力證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