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物結合AI將大腦信號轉化為語音
(資料圖片)
荷蘭拉德堡德大學和烏得勒支大學科學家成功將人類的大腦信號轉化為人們能聽得見的語音。借助植入物和人工智能解碼來自大腦的信號,他們能夠預測用戶想說的話,準確率為92%至100%。研究人員希望這項技術能夠幫助癱瘓且無法溝通的患者再次“發聲”。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神經工程雜志》。
拉德堡德大學科研團隊請臨時植入大腦植入物的非癱瘓用戶在測量大腦活動時大聲說出一些單詞,借助這一方法,他們在大腦活動和語音之間建立了直接的映射關系,隨后,使用先進的人工智能模型將大腦活動直接轉化為聽得見的語音。這意味著他們不僅能猜測用戶在說什么,而且還可立即將這些單詞轉化為可理解的聲音。更重要的是,重建后的語音在語調和說話方式上甚至聽起來像癱瘓人士發出來的。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用相對較小的數據集重建可理解的語音,表明模型可用有限的數據揭示大腦活動和語音之間的復雜映射關系。他們還對志愿者進行了聽力測試,以評估合成單詞的可識別性。結果表明,這項技術不僅正確識別出了單詞,準確率高達92%到100%,還讓這些單詞像真實的聲音一樣被聽得見和理解。
不過,研究人員強調,最新技術仍有一些局限性。他們的目標是僅根據人們的大腦活動來預測他們想說的完整句子和段落。要實現這一目標,還需要開展更多實驗,研制出更先進的植入物,采集更大的數據集,創建更先進的人工智能模型。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漲停復盤:Mate 60帶動A股炒作熱潮,華為產業鏈、國產芯片、衛星通信全線走強!重要座談會將開,數據要素午后爆發
8月30日周三,A股共36股漲停(不含ST股),17股封板未遂,連板股總數9
生態環境部:全國碳市場啟動2021、2022年度的配額發放和履約工作 力爭今年年內盡早啟動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
8月28日,生態環境部召開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