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涼山|創新開發模式 大石板古村煥發新活力
游客在大石板古村游覽。中國網記者吳亮 攝
(相關資料圖)
中國網8月30日訊 (記者吳亮)近日,記者跟隨《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發現涼山——尋訪南絲之路”媒體采風團走進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探訪古代南方絲綢之路古驛站——大石板古村。
大石板古村位于距離西昌市中心15公里的邛海南岸,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走進古村落,兩側大小商鋪、民宿林立,游客熙熙攘攘。
圖為大石板古村村貌。王杰臣 攝
圖為大石板古村民宿。王杰臣 攝
圖為大石板古村民宿里陳設的老物件。王杰臣 攝
近年來,隨著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進,大石板古村創新開發模式,以保留古村文化和村落原貌為核心,通過修舊如舊、修新如舊等建筑手法,就地取材、重塑古村的質樸模樣,建立“山、水、林、田、路”立體的傳統村落體系,同時盤活閑置宅基地,使古村重新煥發出生機與活力。
大石板古村還利用閑置集體資產、人文生態資產等深度發展現代民宿產業,實現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三變”改革。至此,該村產業已從傳統的農業和漁業向文旅、康養產業轉型,旅游經濟發展成為了主導產業。
游客穿上彝族傳統服飾在大石板古村拍照留念。中國網記者 吳亮 攝
游客穿上彝族傳統服飾在大石板古村拍照留念。中國網記者 吳亮 攝
大石板古村在經過整修后,古樸而厚重的仿古民宿民居錯落有致、鱗次櫛比,村中道路曲折婉延、寬窄有度,流連其中,大有時光輪回、心靜如禪之感。記者看到,很多游客身穿彝族傳統服飾在古村里游覽和拍照,帶動了村里旅游經濟的快速發展。據悉,大石板古村目前共有232家民宿、85家餐廳、38家旅拍門店,通過發展旅游直接帶動村里1000多人實現家門口就業,平均每戶年收入超3萬元。
關鍵詞:
相關文章
NatureBB子刊:年輕人為什么離不開智能手表了?電子科技的革命,探討智能手表對游戲及生活的影響!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智能手表作為一種新興的智能設備,已經逐漸走
精彩推送
NatureBB子刊:年輕人為什么離不開智能手表了?電子科技的革命,探討智能手表對游戲及生活的影響!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智能手表作為一種新興的智能設備,已經逐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