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村VA”圓滿落幕 火爆村排燃僑鄉
■ 本報記者 劉夢曉 通訊員 鄭晶晶
(相關資料圖)
8月13日晚,2023年“九九杯”海南(文昌)鄉鎮排球聯賽(以下簡稱文昌排球聯賽)決賽正式打響。最終,東郊隊3∶2戰勝東閣隊,為持續45天的聯賽畫上圓滿句號。
作為整個系列聯賽的最后一站,這場比賽廣受關注。當天下午6時許,距離比賽打響還有2個多小時,文昌玉陽公園球場周邊就已有近萬名觀眾來到現場。
作為海南這個夏天最具激情的比賽,鄉土排球的火爆,讓文昌抓住了鄉村發展的契機,賽事的熱度從賽場輻射到旅游、餐飲、住宿等領域。而對于僑鄉文昌而言,文昌排球聯賽也成為匯聚海外華人華僑僑智僑力的載體、鏈接海內外的情感紐帶。
活力無限 | 一場球賽帶來火爆人氣
1萬、5萬、12萬,這三個數字,見證了文昌排球聯賽一路暴漲的人氣——
6月30日至7月2日,在整場聯賽的首發站龍樓鎮,3天時間,當地迎來市民游客萬余人次;
在7月21日至24日的鋪前站比賽中,3天涌入市民游客5萬多人次;
8月4日至6日,淘汰賽舉辦地——文昌玉陽公園現場人流量超12萬人次,座無虛席。
而在8月11日、12日的半決賽中,賽前淅淅瀝瀝的雨水并沒有澆滅球迷看球的熱情。雨過天晴后,這場備受期待的海南“村VA”如約開賽。
賽場外的露天場地上,觀眾喝著老爸茶,通過實時直播大屏觀看海南“村VA”賽事,雨后的文城鎮人聲鼎沸。
時至今日,鋪前鎮居民回憶起球賽盛況仍連連感慨:“在鋪前鎮生活了50年,頭一回見這么熱鬧,像過節一樣!”
有人氣就有消費,有了消費,鄉村發展會更具活力。“通過舉辦排球聯賽,越來越多人對文昌排球有了進一步了解,感受到排球運動在文昌的火熱氛圍。這不僅僅是一場排球比賽,更是一個聚集熱情、夢想和文化的舞臺。”文昌副市長柯鵬表示,獨具本地特色的土特產獎品,“光腳不怕穿鞋”的本土球員,具有“村味”的賽事,都讓文昌這個“排球之鄉”掀起全民參與的熱潮。
統計數據顯示,自6月30日開賽至8月12日,該賽事共吸引觀賽人流超過4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億元。
多重合力 | 打造盛況空前的賽事
賽事的空前盛況,離不開各方形成的多重合力。
海南日報記者注意到,借助文昌排球聯賽這一契機,各鎮爭相“亮家底”,鎮政府主要負責人變身“代言人”,開展配套活動,迎接游客到來。文城鎮文昌孔廟游客量激增、會文十八行村鄉村游火爆、鋪前糟粕醋供不應求、吃雞大賽成為潭牛鎮熱門游戲……一場場排球賽,激活當地厚重的文化底蘊。
作為僑鄉,文昌排球聯賽的舉辦,吸引了不少海外華僑的目光。無論是帶著萌娃來現場觀賽,還是在國外拉著一眾好友用手機觀看直播,他們都感受到了這項賽事的獨特魅力。
泰國華僑張虹的祖籍在文昌會文鎮,從聯賽會文站比賽舉辦以來,格外關注賽程。她會帶著12歲的兒子謝于耀觀看比賽直播,比賽進行到精彩之處,他們會鼓掌吶喊:“‘hiang(漂亮)’!”
“看直播時,我會全程用文昌話和兒子交流。”張虹說,雖然如今在泰國生活,但她從小就在培養孩子說文昌話。
在文昌排球聯賽中,華僑不只是觀眾。在球員吃飯、穿衣、住宿等方面,均有華人華僑的鼎力支持。“這是僑鄉盛事,我們出力義不容辭。”僑屬企業重興斑蘭農莊負責人劉一磊說。
釋放張力 | 擴大“體育+”影響力
13日晚,看臺上,球迷的歡呼聲、吶喊聲久久回蕩。
“文昌人將排球視為驕傲,把排球比賽當作盛大的節日來慶祝。從這次聯賽中也可以看到,群眾體育在海南張力十足。”馬來西亞海南會館聯合會總會長林秋雅說,她感受到了文昌市民對排球的熱愛和堅持,以及對排球運動精神和價值的認同。
對此,上海男排主教練、前中國男排運動員沈瓊認為,文昌排球聯賽可以年年辦下去,使之成為一個文昌特色賽事IP。“如果能吸引島外球隊來參與,比如組織‘淄博燒烤隊’‘貴州村BA隊’一起來打排球,那么文昌排球的影響力會更大。”沈瓊說。
文昌市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局局長鮑光余表示,文昌正計劃把“文昌排球”打造成一個全國知名的群眾體育賽事品牌,“每年都要持續辦下去,讓這個品牌賽事更具生命力,為文昌的經濟社會發展起到更好的帶動作用。”
鮑光余說,文昌將因地制宜,進一步打造全民健身品牌賽事活動,當地計劃2023年9月舉辦第一屆海南(文昌)九人排球精英賽,進一步借助“排球之鄉”金字招牌釋放張力,發展更多樣、更全面的體育賽事,擴大文昌“體育+”影響力。
(本報文城8月13日電)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每周金選|東方財富:上半年凈利42.25億元 同比降4.93%;華為:上半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3109億元人民幣 同比增長3.1%
科大訊飛公告,上半年營業收入78 42億元,同比下降2 26%;凈利潤735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