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勸!執拗的孩子,就是要讓他們自食其果
最近看到一個視頻,一個小小孩,非要吃檸檬,父母怎么勸、怎么講道理都不聽,最后就讓她自己嘗一嘗。這一嘗,她馬上就知道了,接下來就不吃了。
你們肯定會說,那是吃檸檬,酸就酸一下,沒有什么事,但孩子有時候要做一些危險的事情,你不提前去干預,萬一出什么事兒怎么辦呢?
(資料圖)
這個說到了關鍵點了,怎么讓孩子自食其果,其實也是有個度的, 往下看
(溫馨提示:如果暫時不方便播放,記得 戴上耳機或調低音量再看哦)
不方便看視頻的,為你送上文字版啦
我們家有一個家規,要干預的事情基本上符合兩個原則:一、你會對自己造成傷害,第二、你會影響或傷害到別人。
當然,有時候也會忍不住跟她提醒一下,“媽媽覺得你這么做的話,其實你并不會快樂,不信你可以試一試”,這樣一個過程,其實能夠很好地幫助孩子賦能。
我一直有個觀點,所有的叛逆就是沒有被賦予長大的權利。你啥都要管著孩子,孩子一定會跟你對抗。
當然了,自食其果后面,我們還要加一步,讓孩子能夠長記性,有人生的智慧。
自食其果以后,咱們要讓孩子能夠學會復盤。
大家一定要記得自我復盤的時候,不是去說風涼話,說“你看吧,我早就跟你提醒過了,誰叫你不聽媽媽的話”。
這樣,真不利于親子關系,咱們要做的呢,是先去包容孩子情緒,你說“這樣關門手要夾痛的。”;“你看你夾痛了,好痛吧,媽媽揉揉”。等孩子情緒平穩了以后再去跟孩子復盤。
復盤我們可以按照這么三點來做。
首先,剛剛發生了什么,孩子小的時候,很容易忘記。有可能你跟他一起談的時候他就懵了,都忘記剛剛發生什么,只知道痛啊難受啊。
然后,你做了什么,對你有什么影響。
最后,下一次如果再遇到這樣的事情,你可以怎么做?
我們不是提前去告訴他,而是讓孩子先去嘗到一點苦頭,吃到一點虧的時候再告訴他,下一次你可以怎樣。這時候的教育就會水到渠成,而且一點不影響親子關系。
而且隨著時間過去,娃又慢慢長了以后,你會發現你家孩子特別愿意聽你的話,因為他知道媽媽懂我,允許我做很多事,而且我做錯了以后,她永遠會安撫我,教我更好的辦法,這才是真正好的,應對孩子“執拗”的一個萬金油。
話題索引
搜索歷史文章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北京崛起112家國家級綠色工廠
新華社北京8月14日電(記者王明浩、郭宇靖)俯瞰京東方位于北京亦莊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