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頭化解工傷認定糾紛 天津三中院提出4點建議
(相關資料圖)
津云新聞訊:為保障勞動者權益,進一步強化工傷認定糾紛的源頭化解和實質化解,8月16日,天津三中院在召開的工傷認定行政案件審判新聞發布會上,結合審判工作實際,提出四點對策建議。
加強對法律法規的理解適用,統一工傷認定標準。行政及司法機關在工傷認定工作中要結合現實情況,兼顧勞動者權益保障和企業健康發展,在工傷認定中充分體現人文關懷精神;采取專題座談、政策信息共享等方式,統一各方認識,規范認定標準,有效指導工傷認定具體工作。
強化監管與宣傳,推動工傷保險全覆蓋。行政機關通過專項檢查、處罰等監管手段督促高風險行業用工單位按規定參加工傷保險;加大對工傷保險條例普法宣傳的力度,采取工傷事故警示教育片、推送普法信息、走進企業進行專題宣講等方式,讓用人單位認識到參加工傷保險是分散企業用工風險、降低用工成本的必要渠道,推動用人單位主動參保。
確保依法調查、規范應訴,提升政府公信力。針對在被法院撤銷工傷認定結果的案件中存在的認定工傷保險責任單位錯誤、作出工傷認定證據不足和送達程序瑕疵的問題,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需要通過專門培訓、專題講座等形式,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化水平,提升執法人員依法調查、規范應訴的能力。
持續加大工傷認定糾紛化解力度,形成府院聯動合力。行政部門和司法機關在執法司法全過程積極協調,推動糾紛實質化解。行政機關對受傷職工工傷認定申請要認真審查、釋法析理,詳細了解情況,會同相關部門與用人單位積極溝通協調。司法機關要延伸審判職能,牢固樹立能動司法和行政爭議實質化解理念,兼顧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合法利益,通過調解、司法建議等方式定分止爭,實現政治效果、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機統一。
(津云新聞記者 苑美麗)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