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最高佛塔因何被焚毀?
進入洛陽偃師境內,緊鄰隴海鐵路處有一方臺基遺址,在沒有被現代考古發掘前,千百年來以一座土丘的面目示人,以至于人們幾乎未曾注意到它,而也正是這毫不起眼的土丘封存,讓這座“殫土木之功,窮造形之巧”的永寧寺塔遺址得以保留至今。
(資料圖)
永寧寺塔臺基遺址(圖片來自網絡)
永寧寺塔位于北魏洛陽城內最大的一所佛教寺院永寧寺內,始建于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516年),為九層木結構方塔,高大巍峨,“去京師百里,已遙見之。”是我國內地目前發掘保存最完整的土木混構佛塔基址,被稱為“皇家首剎”。
永寧寺塔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帶我們“重返”永寧寺的是撫軍司馬楊衒(xuàn)之所撰寫的《洛陽伽(qié)藍記》。書中記載:“有九層浮圖(意為塔)一所,架木為之,舉高九十丈,有剎復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
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圖片來自網絡)
而酈道元《水經注》中這樣描寫:“浮圖下基方十四丈,自露金盤下至地四十九丈。”這個陳述不但數字具體,而且每一部分高度的上下起止交待的也很明確。后根據考古發現,塔基的尺寸和酈道元描寫的“十四丈”基本吻合,也就是今天的133.7米,相當于47層樓的高度,加上塔剎通高約為147米,是我國古代最高的佛塔。
酈道元《水經注》(圖片來自網絡)
永寧寺塔不僅高大,而且華麗。塔剎為一大金寶瓶,容量可達25石,下承露金盤30層,每層周圍都垂掛金鈴。塔9層,每層角亦掛有金鈴。全塔上下共有120個金鈴,亦共5400枚金釘……
永寧寺塔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而這樣一座高大、輝煌、奇偉的建筑建成不過18年,就在一次雷擊火災中損毀了。《洛陽伽藍記》中記載:“永熙三年(534年)二月,浮圖為火所燒。”“當時雷雨晦明,雜下霰(xiàn)雪。”火最初是從第八層燃起,天剛亮時已火勢兇猛。“百姓道俗,咸來觀火,悲哀之聲,振動京邑,”甚至有3個僧人當場投火而死。孝武帝派羽林軍千人救火,仍無濟于事,火沿柱子往地下燃燒,三月不滅,“周年猶有煙氣”,這在火災史上十分罕見。
就在永寧寺焚毀的當年十月,“京師遷鄴”,北魏政權隨之覆滅。
參考文獻:
[1]李采芹.中國消防通史.上卷第三章,2002年
[2]張叢博 梅志剛.洛陽北魏永寧寺塔:古代空前絕后的摩天高塔.大河報,20199(12)
[3]錢國祥.北朝佛寺木塔的比較研究.中原文物,2017(02)
原標題:《我國古代最高佛塔因何被焚毀?》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中銀絨業(000982.SZ):萬貫實業具備特種石墨焙燒、特種石墨及鋰電池負極材料石墨化加工業務的同時也具備生產特種石墨的能力
格隆匯8月3日丨有投資者向中銀絨業(000982 SZ)提問,“石墨烯是石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