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區:把重點產業集群做大、做優、做強
【資料圖】
目前,朝陽區共有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1家,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670余家。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為了更好地促進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打通企業融資上市的“堵點”,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及各區政府組織從“政策、融資、服務、上市、創新”五個方面打造“12345”專精特新服務體系,也組織過多場次的路演。
多位專精特新企業負責人在接受貝殼財經記者采訪時談道,朝陽區政府在人才引進、融資對接、現金獎勵等方面給予專精特新企業大力支持。同時,企業仍存在融資需求,希望加強政銀企對接力度,拓寬融資渠道;也有企業表示,希望能為創新產品找到落地場景,增加區域內的產業集聚效應。
對此,朝陽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聚焦朝陽區數字經濟重點產業領域發展和中小型科技企業的共性需求,朝陽區加大支持企業創新的力度,優化績效引導,強化區域服務體系培育。對“示范平臺”、“示范基地”予以不超過50萬的獎勵。鼓勵建設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并予以不超過200萬元的獎勵。
在融資服務方面,朝陽區正在加快國際創投集聚區2.0建設。聯合市級部門出臺《關于加快建設高質量創業投資集聚區的若干措施》,推動創投服務大數據平臺建設,構建科創產業公共服務和行業共性技術“雙平臺”服務模式,精準服務創投項目“募、投、管、退”全流程。
政府還通過朝陽區中小微企業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文旅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等服務載體,收集企業融資需求,根據企業資質及條件,幫助對接金融機構,助力企業解決融資難等問題。同時,積極開展各類宣傳對接活動,深入街鄉、園區、企業等地走訪座談,宣傳金融支持政策,了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及問題。不定期開展銀企對接會,對市區普惠金融支持政策進行宣講,并邀請金融機構現場介紹普惠業務、解答企業問題,加強政銀企對接力度,拓寬融資渠道。
在產業集聚方面,朝陽區將緊緊抓住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北京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關鍵時期,結合朝陽區應用場景豐富、國際化優勢明顯等特點,圍繞區內龍頭企業,重點發展數字經濟“3+X”產業,做大做優做強產業互聯網、人工智能、數字安全等重點產業集群,培育互聯網3.0、光子、數字醫療等前沿產業優勢,形成蓄勢待發態勢,取得積極成效。
目前,朝陽區產業互聯網企業已達到680家,形成覆蓋全鏈條的生態體系及優質的產品輸出能力。在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朝陽區聯合中關村智用研究院,推動智能技術企業評級共識體系在朝陽區首發和示范試點,引入安全生產、交通、能源等行業場景資源,以場景建設牽引人工智能產業建設,集聚人工智能企業490余家,占全市的1/4。同時,打造數字安全產業新優勢。發布中小企業安全服務平臺,推動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設,啟動全國首個網絡安全保險項目。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