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預計8月開始CPI有望逐步回升,全年呈U型走勢
(相關資料圖)
8月17日,央行發布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在中國經濟宏觀展望部分,報告指出,預計8月開始CPI有望逐步回升,全年呈U型走勢;下半年不會有通縮風險。
具體來看,報告提到,國民經濟有望持續好轉。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亮點增多,企業生產景氣度趨于好轉,6-7月制造業 PMI連續兩個月回升,市場需求在政策有效支持下也逐步恢復,酒店、機票預訂數據顯示暑期居民出行意愿保持高漲。
報告稱,下半年經濟持續恢復有堅實基礎,一是經濟循環不斷暢通。隨著居民收入增長回升、消費場景改善,居民消費將更多轉化為企業和勞動者收入,進一步增強消費潛力,形成擴大內需的“正反饋”。
二是新動能成長壯大。1-6月以新能源、高技術服務業為代表的投資增速都在兩位數以上,相應領域產銷有望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三是政策效應持續顯現。已投放的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資金將繼續帶動形成實物工作量,基建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持續穩固發揮;貨幣信貸保持較快增長,貨幣金融環境合理適宜。總體看,我國經濟有望繼續向常態化運行軌道回歸,保持在合理區間運行。
報告強調,當前外部環境復雜嚴峻,國內經濟運行也面臨新的困難挑戰。從國際看,地緣博弈持續緊張,世界經濟逆全球化風險上升;發達經濟體本輪加息對全球經濟金融的累積效應還將持續顯現。從國內看,居民收入預期不穩,消費恢復還需時間,民間投資信心不足,一些企業經營困難,部分行業存在生產線外遷現象,地方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加大。也要看到,我國經濟具有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經濟恢復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要有耐心和信心,要繼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著力擴大內需、提振信心、防范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
物價有望觸底回升。上半年,我國物價漲幅震蕩走低,6月CPI同比降至0,7月短暫轉負至-0.3%,主要是需求恢復時滯和基數效應導致的階段性現象。當前我國沒有出現通縮,宏觀經濟穩步恢復,廣義貨幣保持較快增長,與歷史上的典型通縮存在明顯差異。下半年也不會有通縮風險,供需條件改善的有利因素還在增多,居民收入增長持續恢復,消費意愿穩步回暖,大宗消費和服務消費逐步回升,綜合來看,物價漲幅大概率已處于年內低位。近期豬肉價格企穩回升,旅游出行價格明顯上行,國內成品油價格也經歷了“四連漲”,預計8月開始CPI有望逐步回升,全年呈U型走勢;PPI同比已于7月觸底反彈,未來降幅還將趨于收斂。中長期看,我國經濟供需總體平衡,貨幣政策保持穩健,居民通脹預期平穩,不存在長期通縮或通脹的基礎。(中新經緯APP)
關鍵詞: